第92章 帮会企业化(1 / 3)

加入书签

原时空在大陆所向披靡的肯德基、麦当劳七十年代曾经在香港一败涂地,但一想在未来大陆一统快餐业,为了在未来把肯德基、麦当劳排除在华人圈之外,郑风还是在车行开业的同时推出了‘兄弟快餐’,其装饰的风格和运营的模式基本与原时空的肯德基、麦当劳相同。

不过郑风吸取了肯德基、麦当劳七十年代进入香港时的教训,一开始就注重本地化,不仅推出了肯德基、麦当劳的特色炸鸡、汉堡、土豆条,还推出了肯德基、麦当劳革新后的海鲜堡、烤肉堡、墨西哥卷、川辣嫩牛五方、培根蘑菇鸡肉饭、巧手麻婆鸡肉饭等众多的口味品种,还把香港的特色小吃叉烧和牛肉丸、鱼丸纳进了自己的菜谱。

原本郑风没有抱大的希望,却出他的意外,成功了,而成功的功臣是来自南沙的新鲜鱼丸。

香港鱼丸业始于50年代,当时鱼贩把不好卖的不太新鲜的鱼加工成鱼丸出售,没想到无意中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穿越一家目前的渔业不再局限于金枪鱼,围网船、拖网船和鱿鱼钓船等渔业船队也不断壮大,而且还有大量的冷藏船配合渔业船队,这使得穿越一家的南洋兄弟渔业的产品,在数量和新鲜度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凭着南洋兄弟渔业的数量和新鲜度优势,南洋兄弟渔业的海鲜产品和鱼丸在香港大受欢迎,而作为南洋兄弟渔业直营商的兄弟快餐也因此获得香港市民的信任,使得兄弟快餐顾客盈门,于是兄弟快餐以加盟连锁的形式快速发展。

为了适应香港消费习惯,兄弟快餐兼营茶点,一般都是一楼快餐,二楼茶餐厅,车行一旁的兄弟快餐的二楼也是如此,但今天早上挂起了停业的招牌,港岛和九龙新界的两总探长吕乐、蓝刚一起早早就来到这里,接待他们的则是林南洋和郑风。

吕乐、蓝刚还是挺够意思的,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虽然都厚着脸皮接受了林南洋转让的5%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的股票,但一大早两人就各自带来了一百万的现金作为股票转让金。

林南洋猜测两人缺乏洗白‘黑金’的渠道和方法,才用现金来支付股票转让金,这也是洗白‘黑金’的一种方式,不过这不是林南洋该管的事。

看到桌子上的一大堆港币,林南洋心里暗暗感慨涉及利的权力的黑暗,当权力与利益挂上了钓,权力就等于金钱,比银行来钱都快。当然权力生钱也是要本事的,香港那么多警察,也只有吕乐和蓝刚等能建立起一个贿赂网络,不仅自己饱了私囊,还把几乎所有的警察都网进了自己的利益团体。

林南洋要与吕乐、蓝刚合作,就是想用吕乐、蓝刚的超常能力,至于人的好坏——林南洋一直信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林南洋暂时不把人的好坏作为合作的考虑因素,他相信吕乐、蓝刚两人如果利用好了,肯定能给穿越一家的南洋立国带来巨大的帮助。

林南洋爽快地收下了钱,然后把几种发财的门路都和盘奉上。

林南洋为吕乐、蓝刚指明的生财之道是:建筑公司、采石场、混凝土搅拌站、建材公司、保安公司、中巴客运公司、娱乐业等等。

原时空的黑白两道也喜欢在这些行业上上手,以前做建筑公司老板的林南洋也深受土石方和地材‘土霸’的迫害,这次林南洋要把香港的这些行当控制在自己有吕乐、蓝刚的手里,还要给这个行业定规矩。

“林老板!这摊子布得是不是有些大?”

“是啊!一下就上这么多产业,恐怕力所不能及,特别是在资金和人力方面,恐怕很难支持这么多企业同时上马,我看能不能慢慢筹划,一个一个项目来。”

听完林南洋的介绍,吕乐、蓝刚倒是非常动心,但也觉得为难,主要是考虑人手和资金的问题。

林南洋回应道:“娱乐业我们可以慢慢来,但其它的行业最好同时上,而且一上就要是全香港最大的,要争取垄断地位。比如中巴公司,我们可以一次性把能布的线路一次性拿过来,让后来者都插不进手。”

林南洋热衷于投入香港的中巴客运,是他知道七十年代后,香港的帮会就基本控制了中巴客运的运营,既然后来成,那么在中巴客运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垄断,应该成本更小。

“这样的话,光是买车就得投入巨资!那么公司的一次性投资规模就不是我们能承受得了的。”蓝刚感慨道。

林南洋笑道:“中巴客运公司的中巴车由我们南洋兄弟车行来提供,我们南洋兄弟车行暂时只收总价款三分之一的首付现金,还有三分之二的款项则在中巴客运公司赢利后,再逐步返还给我们南洋兄弟车行就成,如果中巴客运公司不能赢利,我们南洋兄弟车行的中巴车就算是打水漂了,中巴客运公司不用支付中巴车的购置费用,这样总可以吧?”

穿越一家计算过,两个时空的货币时空差有116倍之多,能一次性收回三分之一的现金,穿越一家也是赚大发了。

而对吕乐和蓝刚来说,林老板这么做简直就是白白给他们送钱、送机会、送未来,而且送的是以千万元港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