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占住航空研发之路(2 / 3)
-7B有限而又宝贵的飞行小时,所以大陆在台湾海峡的举动无非是二个目的:一是在实战中检验一下歼-7B的性能;二是报九二四温州湾空战之仇,顺便迫使台湾空军收敛些。”
“我赞同李总的分析!1958年以来,台湾空军太嚣张了,也该接受一下教训,受了教训,知道痛了,我们也就有了机会。”一直没有开口的蒲小勃插言支持李文正的观点,然后又回头对林南洋道:“我看你们南洋自强会不但不要干涉大陆在台海的行动,还应该把剩下的8架歼-7B也卖给大陆空军,让他们在台湾海峡多练练兵,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台湾与欧美搭上线,利用欧美的技术造我们自己的发动机和飞机。”
李文正接着道:“由于老蒋的民族情结,一心想统一中国,这与老美维持台海现状,促进****的思路相背,所以对台湾的军事支持也是有限的,目的只是维持台湾的军事平衡,既不让大陆方打过来,也不让老蒋有打过去的实力,所以原时空老美没有答应老蒋装备F-4的计划,而是在65年后给了台湾F-5外销支援型飞机。”
见蒲小勃连连点头,李文正笑了笑,继续道:“因此!我和蒲总的想法一样,让大老陆空军的歼-7B打破原来的平衡,那么老美为了建立新的平衡就有可能把F-4卖给台湾,这样台湾就可以以方便维护为名,与英国一起使用装备南洋1型发动机的F-4,也可以建议台美英共同改进歼轰-7的空战性能,把歼轰-7大改为类似原时空欧洲‘风系列’的多功能型飞机,取代‘狂风’,或在改进中吸纳原时空‘狂风’的特点,形成一款新的多功能开军用机,以后再进一步发展‘台风’、‘阵风’战斗机。”
“我非常赞成李总的观点!这们不但要考虑现在,还要立足长远,我们一旦站稳了脚跟,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把我们来自未来的超时代认知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我们的航空研发应该在三个系列上下功夫……”
发言的是李文正的助手,来自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的老专家刘启东,他在原时空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虽然参加过歼轰-7等飞机的研发,但一直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在实施夕阳红计划时,李文正一找到他,他立马就抛下子女,带着自己的老伴穿越到这个能大展宏图的时空。
来到1963年时空后,刘启东便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并经常同李文正开展交流,有了许多的心得,有这个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是他非常乐意的事,于是他滔滔不绝地道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刘启东看来,短期内航空研究中心和南洋兄弟集团可以谋求参与美国海军的A-7项目和F-4的英国版,或与英国完善歼轰-7,还可以把‘枭龙’拿出来与台湾共享。为了保持台海的平衡,同时与大陆方合作开发原时空成都飞机制造公司的歼-7MF。
从长期发展考虑,则重点发展三个系列,一是与大陆合作发展原时空苏俄系和中系飞机,轻型机为超七、歼-10,重型机则是歼-11、歼-16、歼20。
二是利用好现英国已经搭上的线,争取与英国人一起合作开发欧洲系列,轻型机可以与大陆专家熟悉的以色列‘幼狮’、‘狮式’和瑞典JAS39‘鹰狮’为发展方向,重型机则发展欧洲的‘风’系列,形成对法系‘幻影’的竞争。
三是发展原时空美系的F-15、F-16、F-18的轻、重型搭配。F-15是由1962年展开的F-X计划发展出来,1969年由麦道公司得标,1972年7月首次试飞的;而F-16和F-18则是作为F-15的‘高低档搭配’而出现的,1972年1月美国空军才正式提出‘轻型战斗机’研制计划,1974年4月通用动力公司的YF—16和诺斯罗普公司的YF—17脱颖而出,1975年1月YF—16中标,成为F-16,而YF—17则被海军看中,成为F-18。
南洋兄弟航空研究中心完全可以提前把美系的F-15、F-16、F-18的概念性设计一并提出来,公开邀请美国的公司合作参与竞争,用穿越一家第三代的话来说:即使不能中标,也要搅局,让原时空老美的精典F-15、F-16、F-18系列飞机出不了‘炉’,这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最高境界。
“嘿嘿!还是有专家组好!我明白了!”听了专家们的分析和建议,林南洋发现自己担心的台海冲突升级不会发生,而且对穿越一家大大有利,脸上的沮丧神情一下消失了,转而代之的是如菊花般的笑脸。
整理了一直自己的思路,林南洋对郑拂吩咐道:“就按专家说的办,你马上通知陵水训练中心把那8架歼-7B都给大陆空军,训练用的飞机多在两个时空跑几趟就有了,你也该做一做自己的事了,自实施‘夕阳红计划’开始,你就一架飞机都没有弄过来,我们亏大了!这断时空你就专心拐……哦弄!从原时空多弄些飞机过来,然后把弄过来的歼-7B都交给大陆空军,费用可以先支付三分之一的首付,然后分期偿还。”
“对了!”林南洋又想起了在陵水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