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参观林郑群礁基地(1 / 3)

加入书签

对林南洋要去吴起岛,林晓再次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林南洋以吴起岛必须要有穿越一家成员存在为由,铁了心要去,林晓也就妥协了。

林南洋这次去吴起岛的目的不是短期考察,而是去长期的坐镇指挥,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专家班子出席划策、一支卫队保护安全、一个勤务队保障医、食、住、行。

林南洋是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使坏自己在行,出力自己也马马虎虎,但在谋划组织方面确实不敢和自己家的二子相比,所以就把筹建自己班底的事全部交给了林晓,自己一甩手养精蓄锐去了。

南沙同时开工三个基地的建设,林郑群礁基地本时空人员又刚刚接手建设施工任务,千头万绪的工作需要林晓给安排协调,林晓确实有些忙不过来,而且林晓也不想让自己的老豆急急就走,所以也不着急一次性把林南洋的随员班子建起来。

林晓第一天只确定了老豆的专机,由于吴起岛的开发才二十天左右,只有一个能降落Y-5S飞机的简易机场,所以专机的机型没得选择,只能是Y-5S飞机。

Y-5飞机比较原始落后,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它有运行费用低廉、维护简单、飞行稳定、安全性强的优点,原时空Y-5飞机运行40多年,但飞行事故记录很少。

不过基地至吴起岛上千公里,虽然有林晓岛(南威岛)中转,但林晓岛至吴起岛仍有650公里,而且全是有海洋上空飞行,这对行程只有840公里、动力只有一台活塞发动机的Y-5S飞机来说,有点让林晓不太放心,所以他决定两架Y-5S飞机同行,于是让葛副司令选择两架Y-5S飞机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

第二天林晓又从南洋所属工兵营和民兵中精选了24人作为老豆的卫队候选,并组织他们进行专门的军训训练,然后根据训练的情况选定12人为老豆的正式卫队。

第三天林晓在接收原时空船舶和物资时与自己的三个兄弟商量了一下,觉得老豆的参谋班子应该是农林水利和建筑专家,建筑专家林晓确定由南沙的李平山、杨兰夫妇,这样也可以避免他们与香港的李平山、杨兰夫妇碰面。由于海南岛独特的气候条件,原时空海南岛是大陆农林研究的大基地,农林专家遍地都是,四兄弟一商量,决定从原时空找两名热带植物和农学夕阳红专家,以促进吴起岛的农林建设,水利专家则请大陆支援。

8月15日原时空夕阳红农林专家到位,大陆也同意了穿越一家要水利和农林渔牧技术人员的请求,也列出了一个扶助20名技术人员的清单,只是招募集中行程还要有一个过程,最快也要一周的时间到广州,当然,广州至南沙是需要穿越一家去接的。

对林晓的拖拖沓沓,林南洋看在眼里,但也没有去计较,因此他一直在盯着南台英三方的谈判,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结果,林南洋是不会急着离开南沙去吴起岛的,那样不安心。

南台英的三方谈判一直在紧张有绪地进行,台方、英方每天都有大量的情况通过电报报给自己的本部,也有许多的本部指示要接收,郑瑛岛指挥中心的电报员成了南沙最忙的人。台方的电报来往走的军方机要渠道,指挥中心的电报员没有密码弄不清台方目前在搞什么飞机,但罗?罗公司没有机要员的配置,电报来往都不保密,翻译编码都委托指挥中心的电报员进行,所以林南洋对罗?罗公司谈判代表的情况了如指掌。

从罗?罗公司的电报来往来看,他们还是非常愿意合作成功的。研发一款涡扇发动机不仅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和较长的研发周期,还存在不成功的风险,拿自己现成的制造技术和生产诀窍来换取一款先进成熟的涡扇发动机是一个省钱、省时又省力的合算买卖。

更让罗?罗公司动心的事是他们的代表发现南洋兄弟集团航空研发中心的研发实力超强、有前瞻性,其正在研发的WS-2、WS-3很好的市场前景,而且南洋兄弟集团在美国寻找合作方以WS-2配套的A-7飞机参加美海军的轻型攻击机招标的建议有很大的操作性,所以罗?罗公司基本上同意了与南洋兄弟航空研发中心一起动员艾利逊公司加入,合作研发WS-2、WS-3的计划,合作入股的比例为罗?罗3、南洋3、艾利逊3、台湾1。

不过罗?罗公司对在民国的南沙投资建厂不是很感兴趣,从罗?罗公司的电报来分析,很可能是由南洋兄弟集团提供WS-1图纸,罗?罗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和诀窍,同时在欧亚建厂,南沙的军用涡扇生产基地由民国和南洋兄弟集团独立投资,欧洲的生产基地则是罗?罗公司自己的事,各不相干,但罗?罗公司免费为南沙厂提供免费的人员培训。

这种结果有利于穿越一家把生产技术和设备转移到原时空苏俄、中华系的发动机研发生产上,所以穿越一家非常乐意接受。

到8月16日三方基本达成的合作意向,只等英方和台方西部的批准就可签订协议,合作的方式基本与穿越一家分析的一样。

8月17日林南洋派飞机把等待总部决策信息的罗?罗公司和***府的代表接到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