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盘点(2 / 4)
吨的多功能集装箱船,这艘船上装载了6000吨的水泥和2500吨的钢材。”
“现在时空‘虫洞’要消失了,不穿越了!”林晓苦笑了一下,然后继续道:“我们的钢材和水泥断了来源,来自原时空的存货只能满足大概15天的用量,如果我们减少部分地下室的面积,则还可以支持24天左右,所以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货源,不然事就大了!”
林南洋也是建筑公司的老板出身,对土方的平衡还是有概念的,所以插言道:“减小地下室的面积后钢筋混凝土的用量是减少了,便同时也减少了基坑开挖的土方量,如果这样的话回填造地的土石方怎么解决呢?”
林晓道:“问题不大!我们从原时空弄来了吸沙船和带抓斗的超重船各43艘,我们可以利用吸沙船从泻湖里取沙回填,也可以像挖港池一样把拟建的贡士礁盘上的淡水湖挖深,挖出的土石方也可以用以回填造地,满足基地建设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要增加一些人力物力的投入。”
“郭得胜已经把我们的南洋兄弟车行开到日本去了,听说在日本的生意不错,我们让郭得胜把货款变成钢材水泥运回来就是了,反正我们有的是船。”
作为香港布局的策划和落实人郑风此时想起了香港的大神,觉得由郭大神来操办这个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这样就让日本的产业占了便宜,不过亚洲能解决钢材和水泥问题的也只有日本了,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林晓道:“短时间只能如此了,要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还是得建钢铁厂和水泥厂。”
林清道:“建水泥厂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有石灰石、粘土和燃料,吴起岛就可以建厂。但要办钢铁厂就得有铁矿和煤等资源,除了大陆,好像都难以做到,不过极左路线的社会主义的大陆能让我们在大陆办厂吗?”
“呵呵!你够年轻的!钢铁大国之一的日本有铁矿和煤炭吗?”郑风朝林清笑着做了一个渺视鬼脸,然后道:“后世有句名言,中国大陆卖什么,什么就跌价;中国大陆买什么,什么就涨价,趁着现在中国大陆还落后,手中没有外汇,也不搞什么外向型经济,我们赶紧介入从铁矿、运输到炼钢的整个钢铁产业链,不然一会儿铁矿涨价、一会儿钢材又跌价,就只能像原时空中国大陆一样,只有受别人欺负的份。”
“老三说得在理!”正是因为有同郑风一样的想法,林晓才提议建钢铁厂的,于是进一步建议道:“钢铁和汽车是连体兄弟,我们既然决定投资汽车产业,那么办钢铁厂就是必不可少,不然就会失去成本优势,无法与日本的汽车业竞争,所以建钢铁厂的事现在就应该定下来。从与我们相关的地域来分析,香港现在捞水荒,四天供一次水,从原时空的情况看,香港缺水的问题直到1965年才解决,目前搞钢铁没有门,而南沙更不成,大陆又存在公有制问题,在吴起岛建厂则会引起印度尼西亚的注意,所以钢铁厂只能设在台湾。”
林晓的建议得到兄弟们的支持,但林南洋迟迟没有表态,就该是有不同的意见,于是大家慢慢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林南洋的态度上,林南洋皱眉思索了一阵,才道:“大陆改革开放还有很长时间,暂时不需要考虑。依照原时空的发展历程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会出现滞胀,老美的美元将与黄金脱钩,然后出现世界性的严重的通货膨胀,直到八十年代才缓解,期间又不断有石油危机出现,这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我的建议是暂时主抓钢铁的上游……”林南洋没有晚辈们的学历,但经验更丰富,在有资讯的情况下,看问题有时候会更深些,所以有些大的决策还得老将出马:“我们现在失去了时空‘虫洞’的支持,但我们还有超前的意识和许多的知识和技术优势,这足以支持我们在本时空取得发展的优势地位,只是形成这些优势还需要一定时间和足够的资金投入。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决策的航空、电子信息、制药的重点发展方向不能变,这些产业都需要一定的投入产出周期,我们的资金会出现暂时的紧张……”
郑风插言道:“电子信息项目不需要大资金支持,可以在自行运转中发展扩张,而且还能回馈其他项目……”
郑风着手本时空的电子产业很早,不仅将集成电路的CMOS工艺的专利拿到了手,还注册了大量的集成电路芯片的知识产权,如AM/FM高中频电路、立体声解码电路、音频前置放大电路、音频运算放大集成电路、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电子音量控制集成电路等。下一步还准备开始与通讯、电视、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相关的电路注册。
劫持中远天津号打开珠江三角洲的海上通路后,通过十次穿越筹集,郑风在夕阳红专家的指导和协助下,不仅购进了大量的电子原器件,还购进了很多的电子信息产业所需的生产流水线设备,比如从深圳明耀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深圳深爱半导体、广州南科、深圳方正、等企业得到了6英寸、3英寸0。35微米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半导体晶圆切割生产线、二手的半导体封装和检测线、二极管,光电二极管,三极管,功率晶体管等半导体分立器件生产设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