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时空虫洞(1 / 3)

加入书签

林南洋是华侨农场的不甘寂寞的能人,18岁就离家闯荡,从建筑小工和渔船帮工做起,奋斗了十几年就成了一个拥有南洋建筑、南洋渔业二家公司的千万级富翁。

在当今中国基尼系数名列世界前茅的2012年,千万级的富翁在海南省算不了什么,但在偏远落后的华侨农场则是绝无仅有,绝对值得骄傲。

当然林南洋还有一件自以为值得骄傲的事,那就是在计划生育是国策的大环境下,付出以十万计人民币的代价生养了郑拂、林晓、郑风、林清四个大小子和一个女儿林丽,并把他们一一培养成材,一个飞行员和四个大学生,华侨农场无人不羡慕。

要说,林南洋的超生行为也不是对计划生育国策有什么不满,有意对抗政府的人口政策。林南洋和妻子郑瑛的家族都是印尼华侨,在印尼反华排华时两个家庭都遭劫难,归国途中又遇风暴,仅林南洋的父亲林长福、岳父郑勇和林南洋现在的妻子郑瑛以及林南洋自己四人生还,因此林南洋与妻子郑瑛肩负着林氏、郑氏两个家族的传承,不得不如此。

如果从根源上来说,这件事要怪也只能怪当时的中国大陆政府,是中国大陆政府为了团结亚非拉,作出外交上的让步,同印度尼西亚土著军政府签订了否定双重国籍的文书,抛弃了海外华侨,使华侨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致使无数惨绝人寰的悲剧发生。

当然中国大陆政府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援助、真诚和忍让换来的是绝交和印度尼西亚土著军政府更架疯狂的反华排华。

这是个非常现实的教训,国与国之间根本就不可能有友谊,利益才是根本,而且这个利益还不能是一次性的大利益,细水长流才是王道,升米恩、斗米仇也适合国家外交准则。

中越关系就是另一个例证,支援越南的800亿人民币,如果是细水长流,越南也不会在统一后立刻就翻脸,当然,如果那800亿人民币的援助,北越能否实现统一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事。

说来,林南洋、郑瑛两家更冤,他们两家当时在印尼可都是经营着大大的种植庄园的,如果有来自祖国的保护何至于落得现在这样,生几个孩子还要在共和国与国人同胞争资源,说不定他们还是能够为国家作贡献的爱国华侨呢!

回归正题,总的来说,林南洋除了幼年时无辜遭的劫难,大半生都是福星高照、百事百顺、事事如意,但自从去年涉足深海养殖以后一切都变了。

去年年初,雄心勃勃的林南洋融资来临高后水湾建起了一个十五组六十口周长40米网箱的深海养殖场,四月份下了金昌鱼鱼苗,经过五、六个月的投入和精心照料,眼看就要到出鱼期,没想到10月初却先后遭到‘纳沙’‘尼格’巨风的双重打击,辛辛苦苦养殖的尾重过手斤的金昌鱼归了大海,深海养殖网箱也损失过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400万元,赔了个底儿清,还不得不继续经营下去,不然损失更大。

于是拥有数艘渔船的南洋渔业公司的股份转了出去,某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接手南洋建筑公司三年多的二子林晓也不得不舍弃自己刚刚熟手的事业,出让全部的股份,来临高和林南洋一起经营养殖场。

继续经营养殖场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赌博,大把大把的钞票扔进去,只盼能顺利挺到十月出鱼期,林南洋的家族事业才能回风路转,走出目前的困境。

2012年3月父子俩请人修复了8组32口网箱,4月份再次放养下了金昌鱼鱼苗,修复网箱和购买鱼苗二大项的支出,再加上工人工资和购买饲料的开支,花钱就像流水一样,到6月初林家已是债台高筑,再也没有人肯借钱给他们,领不到现金工资的工人一个个离去,父子俩和林晓的母亲郑瑛、爷爷林长福、姥爷郑勇五人担起了32口网箱管理的繁重工作,虽然在海南舰队海航兵某师当飞行员的大儿子郑拂也经常利用节假日来帮忙,但蜻蜓点水当不了大用。

为了高效利用时间,林南洋一家出租了岸上的房屋,一艘30吨的渔船白天运饲料,晚上锚在养殖场,一家人以船为家,吃住都在船上。

一开始鱼苗小,投喂量不是很大,五人起早贪黑地劳作,还可以勉强维持,但鱼一天天长大,投喂量和管理工作量不断增加,五人连轴转也赶不上趟。

好在6月上旬刚研究生毕业的三子郑风赶了回来,多了一个壮劳力,大家的劳动强度缓解了不少,但大家还是非常忙碌劳累。

不过林南洋刚大学毕业的四子林清大前天又赶回来与家人共患难,又多了一个壮劳力,风箱的管理总算拉得开栓了,林南洋总算可以松口气,但可以松口气并不意味着就真就能放松下来的。

6月23日至7月24日是星期六和星期天,在部队当飞行员的大儿子郑拂和海口工作的儿媳回来帮忙,虽然周日下午三点又回去了,但也抢出了不少活,所以大家相约星期一早上睡个懒觉,但心里装着鱼苗的林南洋和郑瑛还是早早醒来。

“老豆!妈!还不到六点呢,起这么早做什么?又没有什么急事要做,再睡一会吧!”

林南洋是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