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土方平衡策略(2 / 3)

加入书签

林南洋临时决定以后按季给张鲁送药。

郑风、林清回到003号渔船停泊点,张景华、郑拂赶过来接应,待郑风、林清上船,迫切想知道岛上情况的张景华马上寻问岛上情况怎么样,于是郑风简要地把情况叙述了一遍。

知道林南洋在岛上一切顺利,张景华放下了心,在郑风、林清搬运冰箱和药时,又让他们带上了三筐蔬菜、水果、肉类及五箱啤酒,临走时还交待郑风,让林南洋提出办理中华民国身份证的要求,从原时空来到1962年时空,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以后办事也不方便。

六十年代的台湾运输条件差,岛上的物资保障能力有限,驻军生活条件很差,三筐蔬菜、水果、肉类和啤酒一上岸,就引来国军士兵的围观,于是原本的招待晚餐就演变成了几十人的聚餐会,场面好不热闹。

对于张景华的提醒,林南洋也觉得很有必要,有了中华民国国民的身份,在南沙发展也能名正言顺,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和争执中也有所依靠。

在聚餐前林南洋把办理中华民国身份证的事向林海涛和张鲁提了出来,两位国军军官从自己工作的角度考虑,也觉得履行一个入籍手续,办理中华民国身份证,南洋难民在南沙落户就更好操作,毕竟南沙偏远,台湾的人是不会在这些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南沙来落户的。

两位国军军官答应把入籍办理身份证的事写入报告,林南洋连声道谢,得了胰岛素的张鲁则拍着胸脯保证帮林南洋把事情办好。

皆大欢喜,这顿晚宴大家就非常尽兴,林南洋父子借敬酒之机广泛地了解本时空的各种情况,对照原时空的历史记载,发现本时空与原时空同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成一一对应关系,这充分说明本时空与原时空的历史进程一致。

一高兴,林南洋父子都放开了酒量,到晚上十一点多聚餐会结束时,三人都是大醉,只得任由国军弟兄安排,于是当晚林南洋父子被安排在岛上休息。

第二天6点整,林南洋父子推辞了林海涛、张鲁的再三挽留,驾着救生艇回到003号渔船,与张景华、郑拂会合后离开了太平岛,又先后考察了鸿庥岛、景宏岛、赤瓜礁,然后在美济礁的泻湖内休息了一个晚上。

本时空1962年5月17日,大家又考察了马欢岛、费信岛、西月岛,然后于下午5点回到林长富岛。

经过二天半的努力,林长富岛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一坐临时码头已经建成,码头前方有一艘安装了抓斗的起重船码头附近清理泊位,清理出的礁石和珊瑚沙卸在1000吨级的驳船上,一艘1500立方自吸自卸沙船侧在清理航道。

向岛上看去,已经完工的彩钢板临建房整齐的排布在岛的南侧,还能隐约看见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正在进行土方作业,岛上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003号渔船停靠在一个由60吨趸船做的泊位上,林南洋、张景华先下了船,张景华看着眼前的变化,忍不住夸赞过来迎接的林晓:“小二的成绩不小啊!真没有想到你能在短短两半的时间建起一所临时码头来!”

这个临时码头码头是一个T型布局,由一条长100多米的长堤和一条长70米左右的码头堤岸组成,60吨趸船固定在码头堤岸上就成了泊位,虽然不复杂,但工程量不少。

“这临时码头的工作量并不大,昨天中午施工就基本结束了!”见张景华和老豆都露出一付难以至信的神情,林晓得意道:“你们注意一下就能发现码头和大堤的底座是我们装运物资的水泥船……”

这临时码头是林晓的一时的灵光之作,为此他非常地得意,两位长辈一问,便指点着长堤和码头炫耀起自己的智慧来。

原来为了减小临时码头的工程量,林晓将3艘平底水泥船装满珊瑚沙一字排开,沉在计划修建长堤的礁盘上,这样三艘长宽5。5米、34米、高1。7米的水泥船就可形成一条宽5。5米,长102多米的长堤基础,又用四艘水泥船两两排列,组成宽11米,长68米的码头堤岸,然后在长堤的两侧用沙袋垒起两道1米高的矮墙,接着在矮墙之间填入珊瑚沙,然后浇水沉砂使其密实,2。7米高的临时长堤施工即告完工,从而大大缩短工期。

就在林晓表功的时候,自吸自卸沙船装满了料仓,行驶到林长富岛与贡士礁交界处卸下沙土,林南洋觉得沙土应该先用来填林长富的礁盘才是,于是问道:“为什么要把沙土卸到那个地方?应该先填林长富岛才对啊!”

“老豆!看来你还得表扬一下我!”林晓又得意地笑了笑,然后道:“因受沉船筑堤的启发,我找到一个就地平衡林长富岛土石方的好办法。”

你能有办法?”林南洋也是搞建筑出身的,他自问没有办法完成这个看来不可能的任务,很不相信地看着林晓道:“就地平衡土石方!不需要再添加土石方,把林长富岛的礁盘都做到高出最高潮位以上?

“如果老豆愿意的话,我还可以多出土石方来!”见林南洋撇嘴,林晓道:“其实很简单,从原时空弄来大量的水泥船,和筑码头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