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谈判(2 / 3)

加入书签

产思想,不等文化大革命,你们就得把我整死!你还是让我多活几年吗!’

郑风心里歪歪,嘴上却道:“我们印度尼西亚华侨都很爱祖国,我个人也非常想为祖国出力,但现在回国效力的时机不成熟。”

“哦!有什么说法?”虽然遭到拒绝,但梁威林仍然有些不甘心,想更多地了解郑风的想法。

郑风想了想,回应道:“自1960年祖国大陆政府与印度尼西亚政府签订了有关双重国籍的文件以来,印度尼西亚土著对华人、华侨的迫害愈加肆无忌惮,几百万华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郑风这话显然带有埋怨大陆政府的意思,梁威林没有想到郑风会突然提这个茬,非常惊愕,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正想说些什么,郑风的话风一转又主动把气氛缓和了下来:“当然,我们知道大陆政府现在的处境艰难,既要面对美帝的封锁,又要经受来自苏修的重压,不便干预印度尼西亚的事务。所以我们华侨华人只能团结自救,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我在这个同胞受难的时候离开,自己去享福肯定是不合适的!”

说到‘享福’,郑风自己心里都苦涩,按原时空历史的进程,大陆还有近二十年的短缺经济,真要回到大陆能吃上三顿饱饭就是‘享福’了!

郑风正歪歪的时候,梁威林也宣讲起国家外交政策来:“亚非拉现在都处于民族觉醒和民族革命阶段,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主力军,印度尼西亚也是如此,都是可以团结的力量,你们华人要融入当地社会,做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友谊的桥梁……”

“梁社长!你大概不知道!”被梁威林的经打断歪歪思路和郑风也打断了梁威林的长经:“印度尼西亚土著军政府与大陆的政策不一让,大陆的小数民族是自治,还享受优惠政策,而印度尼西亚是要彻底同化华人,给华人的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信伊斯兰都,改掉汉姓被‘同’了,这样我们就称不上华人、华侨了,做不了你说的桥梁;二是不服同化,被土著从肉体上消灭,彻底被‘化’掉,这样没有躯体的冤魂也做不了你说的桥梁。所以要做到梁社长说的友谊桥梁,就必须华人自己开出第三条路来,既不被‘同’掉,也不能被‘化’掉,也就是尽力抗争,团结起来保住华人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尊严!”

梁威林终于听明白了郑风的忽悠,疑惑道:“你们这是要选择选择与印度尼西亚政府军事对抗?”

郑风摇头道:“我们华人在印度尼西亚虽然有三百多万人口,但相比土著来说是极少数,又分亲大陆派、亲台湾派、投降派和抗争派,一盘散沙,军事对抗从何说起?只是想自保而已!”

“不谈这个扯不清的事了!还是说一说为祖国做贡献的事吧!”郑风知道大陆的政策一出,就毛伟人自己能改得了,把刘主席说通了都没用,跟梁威林叨叨说了也是白说,于是又把话题转到能有效果的实事:“其实我们南洋兄弟公司在国外对祖国的贡献更大,就拿刚才的电台来说吧!里面用的晶体管祖国就暂时生产不出来,而且由于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封锁,也没有进口的渠道,但我可以从西方得到,也愿意为祖国冒险做转口的买卖。”

郑风跳跃性的思维方式让梁威林这个老外交也有些不适,思维跟过来才发现眼前这个资本家眼里只有利益!不过,不得不说郑风的这个主意对大陆政府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梁威林没有马上应对郑风发出的信号,而是对小淑娟吩咐道:“小刘!你再去把陶技师叫过来一下!”

“陶技师应该拆开了一部电台了吧?”陶技师一进门,染色威林就问。

梁威林知道技术人员的好奇心有多大,陶技师一把电台搬下去,他就知道陶技师一定会拆开电台来研究。

“社长!我们只是看一下结构,不会弄坏的……”

梁威林一抬手不让陶技师辩解,然后道:“好了!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我是要让你告诉我,电台里的零部件有多少国内不能产?”

见不是追究责任,陶技师松了一口气,沉吟道:“晶体管和热敏器都不能生产,其它原件虽然也不一样,但研究一下国内生产应该没有问题。”

技师这一说,梁威林就有了数,挥挥手让陶技师出去,然后对郑风道:“关于电台的事我会向上级汇报,这门生意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价格到时候你们再谈,好不好!对了你提到的化肥、水稻种子和工程机械的事也一样。至于说和飞机,我也不懂,郑先生能不能介绍一下?”

郑风在信中提到了飞机,但当时梁威林觉得先进的飞机是国之重器,一家华人公司是不可能获得先进军用飞机的,所以没有太在意,但现在证明的南洋兄弟公司电台的先进性,梁威林的想法就发生了改变,对飞机也多了几分期许。

“祖国和海外华人是一体的,一荣具荣,一损具损!现在大陆在西藏与印度的领土争端加剧,随时都有可能发展成国战。中印边境的争端,我们的供给要翻过越岭,而印方是平原,地形对我们不利,作为爱国华侨,我们对此非常的担心,所以想为祖国出些力,支持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