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家一起发财(3 / 3)
托南洋兄弟家用电器公司上规模,利用劳动力优势把我们的公司做成全世界最大元器件生产基地,然后再利用规模效应抢占全世界的元器件市场。”
“要把我们厂的规模做大做强自然很好,但还也需要海量的资金资金来实现,我们这些人恐怕力有未逮!”
“是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还是一步一步来吧?”
“诸位!既然是合作者,我就不把大家当外人,实话说吧!我们南洋兄弟集团这次要迁移出来的不仅是产业,还有资金!所以钱不是问题!”这些大神可都不是头脑发热的人,光靠忽悠,没有硬货是不成的,于是崔有为站出来:“自6月11日以来,我们南洋兄弟集团每三天就有一批货物发到香港,每次的货款基本都留在了香港,现在我们南洋兄弟商贸公司的帐面上有二个多亿港币的资金……”
‘轰……’听说南洋兄弟集团手上的资金过二亿,除了了解南洋兄弟集团情况的郑裕彤以外,其他大神稳不住了,开始纷纷言论。
郑裕彤知道,自郑风来香港打开商路之后,南洋兄弟每三天就来一批货物,价款都在2400万左右,而通过通过周大福变成珠宝和黄金的资金却只有300万港元左右,也就是说每次都会有2000万以上的资金转移到了香港,二个亿只多不少!而随着家乐福和南洋兄弟车行的开业,这以后留在香港的资金恐怕还得翻番。
郑裕彤所想的马上就得到了崔有为的证实:“我们南洋兄弟准备拿出2。5亿左右的港币在香港投资银行业,以后南洋转移过来的资金都将由这家银行托管,前一阶段是我们南洋兄弟在香港打基础的阶段,转移出来的资金每天不到1000万港元,但随着家乐福和车行的开业和商贸公司业务的拓展,每天转移出来的资金将成倍增加。作为对合作者的支持,也是对我们产业的前景的看好,你们的贷款业务我们的银行都接了!”
什么是财大气粗!这些大神们算是领教了!还有什么可说了,人家这是给自己送钱啊!
大家不说,林丽却不放过:“我们南洋兄弟集团投资银行业有二种方案,一种是新成立一家公司,另一种是收购一家自银行。我夫妻俩倾向于后者,我们看好恒生银行,如果能成,恒生银行的名称不变、管理层不变、掌舵人不变!如果不成,我们也希望单独与何老板合作成立一家新银行,何老板将得到5%的红利股,只要何老板为我们的银行服务,这红利股就是何老板的。当然,何老板和诸位也都可以入股,但南洋集团的股份不得少于51%。”
何老板当然就是何善衡,原时空恒生银行、恒生指数的创始人,他领导编制的恒生指数,作为股市升跌的参考系数,以其科学性与权威性而为世界所接受,穿越一家穿越时恒生指数还在沿用。对于这样一个银行家,是直得穿越一家花大价的。
虽然林丽画的饼足够大,但取舍还是困难的,毕竟恒生银行倾注了何善衡的心血。犹豫再三,何善衡道:“承蒙林老板、崔老板高看,但这事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也不是马上做出决定的事,所以请两位给我几天时间考虑。”
“好!我们等着何老板的好消息!”见有人还忙着看电子产业合作名录,林丽笑着提醒道:“各位不要急着看资料,资料可以回去慢慢看,明天下午给我们答复就成。”
见大家的目光又聚集过来,林丽又拿起一摞文件,让陈悦发给大家:“南洋兄弟集团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项目也需要零部件的配套厂家,这是合作的名录,合作的方法同电子配套厂相同。”
这次几位大神又激动了一番,但有了经验,不再看资料,而是等着林丽把最后一份文件发给自己,最后一份是南洋兄弟车行、家乐福超市合作加盟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