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10月20日(1 / 2)

加入书签

在张景华策划中印战争之初,军事组就提出了一个克钦基地计划,计划的初步内容是:利用克钦族争取独立,克钦邦混乱的时机,在克钦邦北部获得一个基地,作为对印战争的出发地和补给点。

原本军事组的主打计划是与主张克钦邦独立建国的克钦党取得联系,以克钦独立军急需的武器换取克钦邦北部葡萄县葡萄机场的使用权。来到云南后,才了解到克钦党的控制范围主要在克钦邦的南部和恩梅开江流域以东地区的城镇和交通线以外的地区,葡萄机场仍然在缅联国防军克钦部队控制之下。

于是张景华启动了预备计划方案,以傈傈族独立武装的名义直接占领一个地域,建立自己基地,地点就选定在葡萄机场西北33公里处的阿瓦丹村。

阿瓦丹村位于迈立开江一条支流上,是一块非常封闭的人烟稀少的高山谷地,距印度边境仅22公里,距离下察隅也只有100公里左右,不仅非常容易控制和保密,还非常利于对印攻击作战。

包括阿瓦丹村在内的葡萄县的居民都是傈傈族,所以在三个月以前军事组的成员就开始了傈傈族语言的学习。

1957年大陆政府在傈僳老农忍波1924年创造的章节文字的基地上,拟定并推出了与汉语拼音方案相一致的,采用拉丁字母的傈傈族文字,所以学起来并不难,只是军事组的成员都非常的忙碌,没有时间去钻研,成果不大,倒是为他们提供学习帮助的张茜和张茜茜学会了,所以这次军事组把张茜和张茜茜调来了云南。

张景华来云南后向刘亚楼提出进驻保山和讨要傈傈族士兵,其目的就是为了顺利实施克钦邦北部基地计划。刘亚楼不知道张景华腹中的弯弯绕,很痛快地满足了张景华的要求。

25日郑拂洋率空降兵第1旅进驻保山时,从怒江傈傈族军分区调来的300名傈傈族解放军士兵已经在机场等待2012部队空降兵第1旅接收。

空降兵第1旅在阿瓦丹村建立基地秘密进行,但为防止意外情况,空降兵第1旅将以葡萄县傈傈族民族独立军的名义活动,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策略,羊头必须是真实了,所以傈傈族士兵是实施克钦邦北部基地计划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控制和教育。

有效控制的手段就是与穿越一家信任的部队混编,江山从海盗对选出来的18名海盗队员就是为傈傈族士兵准备的头羊。这18名海盗队员全部都是南洋兄弟会的狂热支持者,其中有6名队员被发展为南洋兄弟会会员,江山去空降兵1团任团长后,这个小队留在旅部负责安全保卫工作,深得郑拂洋的信任。

接收300名傈傈族士兵后,郑拂洋立即断绝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然后与18名海盗队员一起整编为:傈傈族民族独立军第1大队,大队下设中队、小队、班,均为三三制,小队以上军官均由原海盗队队员担任,其中大队长由跟随江山一起逃港的难民耿小强担任。

整编后,郑拂洋又向傈傈族民族独立军第1大队所属人员传达一个来处北京的命令,命令傈傈族民族大队脱离解放军编制,秘密进入缅甸,参加傈傈族人民党领导的傈傈族民族独立军,以支援傈傈族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傈傈族人民党是穿越一家杜撰出来的,这次来云南的张茜和张茜茜化名为傈傈族人阿娜、阿妮,以傈傈族人民党的特派员身份进入2012部队保山营地。

阿娜、阿妮的任务是每天晚上用傈傈语向傈傈族士兵们讲述缅甸各民族邦受缅人压迫的现状。宣讲的内容主要是缅人的民族大沙文主义统治,以及各邦、各民族为争取民族解放所做的努力。

教材的素材全部来自原时空,特别关于缅甸独立领袖昂山在密支那与各民族领袖们签订的《彬龙协议》和《缅甸联邦宪法》内容和形成的过程的资料最丰富,让傈傈族士兵们全面了解了《缅甸联邦宪法》确定的缅甸联邦是各独立邦的联合,而不是缅人一族独裁的中央集权体制,在《缅甸联邦宪法》框架下,各邦是完全平等的,在十年内各邦有权利选择是否加入联邦。

真相太干,往往太骨感,人们不一定相信,假想太水,让人觉得太过丰满,人们也不一定相信,只有半真半假的事不干不水,均衡匀称,让人更容易接受。掺杂了穿越一家私货的真实素材非常对傈傈族士兵的胃口,很快就进了他们的脑,入了他们的心。

待课程讲述到,昂山被刺后,缅人继任者背信弃义,偷梁换柱,欺诈各邦民族领袖,单方成立了所谓的‘中央政府’,把原本主权平等的各邦降为省级邦,并剥夺各邦脱离联邦的权利的种种恶行。傈傈族士兵对缅人执政者的大缅沙文主义有了深入的认识,对缅人伪中央政权企图把包括傈傈族在内的各民族同化为低等缅人,以供缅人压迫和剥削的本来面目有了全面的了解,民族情绪终于被调动了起来,从一开始接到脱离解放军支援缅甸傈傈族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命令时的被抛弃感,逐步转变在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思想问题解决了,志气可用,克钦邦北部基地计划实施的条件成熟,穿越一家开始启动计划的实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