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新型攻击机(1 / 2)

加入书签

由于原时空中国大陆落后欧美太多,以至于穿越到50年前,自己在材料和制造工艺上与欧美还有差距,航空方面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航电,这还是因此60年代正处于航电的发展初级阶段,所以蒲小勃和李文正暂时捂一捂的想法张景华能够理解。

不过在研发强-5的时候,蒲小勃带领夕阳红团队在歼-7E航电的基础上,综合歼轰-7A和歼-8H的航电系统给强-5研发了两套航电系统,两系统基本相同,只是采用的雷达不同。

其中大陆空军装备的强-5为强-5A型,采用的雷达为JL-1,JL-1是蒲小勃在317机载多功能雷达的基础上,应用了部分歼-7E的SY-80和歼轰-7A的JL-10A雷达的技术仿制的提升产品,有空对空、空对地和敌我识别、地形回避等功能,探测距离上视42km,下视26公里,跟踪范围的最大距离上视30km,下视18公里。

而2012部队空军第21团的装备的强-5为强-5B型,采用的雷达是JL-2,JL-2是蒲小勃仿制原时空歼轰-7A的JL-10A火力控制雷达的简化版,有空对空和空对地的功能,性能指标略低于原时空的JL-10A。搜索时上视75千米,下视50千米;跟踪时上视40千米,下视30千米

张景华想了想,觉得歼-7F也可以像强-5一样弄出两个型号来,于是问道:“歼-7B能不能大改?”

歼-7B型的雷达的跟踪范围的最大距离只有10公里,换上JL-1或JL-2雷达战力会有一个大的提高,李文正明白张景华这是要提高大陆空军的战力,于是道:“原时空我们大三角翼和双三角翼的歼-7都做过,而且两种机型都测试过很长时间,都是技术成熟的大改型,全部资料我们都带过来了,所以做歼-8B的大改没有技术难度,随时都可以开工大改!”

“那好!”张景华点头道:“歼-7大改飞机都装备蒲老为强-5研发的航电,歼-7E大改自用,装备JL-2雷达,歼-7B大改给大陆空军,装备JL-1雷达,还有那些拆了航电的48架歼-8H,我们虽然把它当作鸡肋,但大陆肯定会把它当宝贝,也装备上强-5航电系统,配JL-I雷达,我要和大陆交换些利益。”

“改装没有问题,但这么大的量,蒲小勃那边航电的生产肯定跟不上,再说歼-7E的SY-80雷达与JL-1雷达的性能差别不大,不如把大改歼-7E拆下来的航电装到歼-7B上,这样不用大改就能把歼-7B的作战能力提升到接近歼-7E的水准,最大的好处是气动外形不变,操控性能就不会变,因此不仅改型的时间快,而且不用进行大量的适应训练飞行员就能上手。”

“好吧!就按李老的意见办!”张景华想想觉得李文正说得非常对,于是点头认同。

商量好歼-7的大改,李文正领着张景华走进了另一间厂房,一进厂房,4架外形壮硕的螺旋桨飞机就展现在三人面前,张景华惊喜道:“A-1攻击机!还4架,太好了!”

张景华一直都在琢磨适合空降兵的火力支援飞机,而由活塞-5和P51组合成的LGS-1飞机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的飞机,所以在与台湾谈判的过程中,有人提出通过台湾引进P51的梅林V-1650发动机生产技术,张景华觉得A-1和其采用的2,700马力的R-3350-26W发动机更合适,便也加入了谈判内容。

也许是老蒋的脸子大,人品爆发;也许是大陆的歼-7在台湾海峡的炫耀起到了作用,老美在默认自己的飞机制造商与台湾合作的同时,还无偿向台湾转让了1957年停产的A-1攻击机和R-3350-26W发动机的生产技术极全套的生活设备,并为台湾空军提供了一个中队的A-1J夜间型攻击机,台湾向南洋兄弟转让了4架作为样机。

李文正道:“A-1飞机是一周以前到的,我分析是老美把驻日本的A-1J飞机直接给了台湾,才这么快速。”

说话间,三人来到了一架A-1J攻击机前,李文正指点着飞机介绍了一番,在介绍到探照灯和探索雷达吊舱时,李文正解释道:“我们正在对飞机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同时准备给A-1J夜间型攻击机装强-5B的航电系统,配JL-1雷达吊舱,让A-1J具有装载对空近程格斗导弹和空对地导弹、空对舰导弹的能力,以增加其空战的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

A-1有15个挂架,出于航母起飞的原因,老美限制外挂载荷3629千克,但其理论外挂能力6622千克,是非常实用的机型,被这么一改在中印战场肯定大有作为。

张景华非常满意地拍了拍机翼,兴奋道:“听说半个月后生产设备和指导生产的美国工人就能到,我觉得你们可以事先做些准备,争取早点投产,好替换杂牌的LGS-1飞机,替换下来的LGS-1我准备低价卖给阿萨姆民族独立组织!”

看着张景华急不可待的模样,李文正笑道:“我也正要和你们谈这个事呢!运-5、LGS-1轻型机的生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