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再次请战!(1 / 2)

加入书签

出使蜀国的使团回京了。跟出去时的大张旗鼓比,回来的时候灰溜溜的,显然是没有不负恩泽。

让满朝哗然的不是谈判没有成功,而是另外一件让楚国上下都觉得奇耻大辱的事。

使团首领,礼部的一名主事竟然被蜀军阉割了!

一国使团之首被阉,是楚国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耻辱,这种赤裸裸的侮辱在楚国人眼里被视为宣战的讯号。

于是楚国上下都沸腾起来,士子们纷纷在街上游行,在报纸上鞭挞,上书,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蜀国的愤慨和热烈的爱国之情,大都强烈要求对蜀国宣战,而那名被阉的礼部主事也成了不畏强敌的英雄。

章泽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顿时觉得事态严重,他忙找来廖凡,一起去拜访黄景行,因为在最终如何处置镇坪兵器一案上,他们与黄景行发生了很大分歧。

章泽和廖凡觉得处置荆子湘即可,无需再深入追查下去,否则可能无法收场,而黄景行则坚决反对,坚持一查到底,于是不欢而散。两人找上门的时候,他正在思索着给皇上的奏折该如何写。

促使章泽改变态度的还有一事,荆子湘在下了刑部大牢的当天晚上,竟然上吊自杀了。刑部的官员立即加强大牢警卫,同时开展了验尸等一系列的调查,最终基本上排除了他杀的可能。

对于一名军人来说,吊死是一种耻辱,可荆子湘就这样死了,死的无声无息,甚至没有留下只字片语,只留下了一个迷。

这两件事使章泽感觉到,如果自己还继续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的话,那这件案子可能会砸在自己手里,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转变了想法,去找黄景行商量办法。

黄景行之前知道了关于使团的消息,但不知道荆子湘已死的事情。一听之下,他就脱口说出了杀人灭口四个字。

章泽无奈苦笑,没有接话。黄景行常年在都察院工作,见多了这种狡兔死走狗烹之类的龌龊事,他又是言官,言之无罪,自然敢说。而章泽不行,他猜到了这点,但不敢说不能说,不用说根本没有证据,即便有,他也不敢轻易说这种话。

三人连夜商量出一套办法,然后上报到内阁。

第二天早朝一开始,黄景行明知道今日的大事是商议如何对待蜀国,却抢在所有人面前说了兵器案子的事,然后一口一个兵部,直接剑指尚书李纲。

楚帝看着李纲沉默了一阵,居然换了个话题,问他道:

“李尚书对使团一事有什么看法?”

李纲仍然坚持原先的观点,认为不能轻启战端,并表示对于镇坪一案暴露出的问题会严加追查。

楚帝又问众人,主战的主和的都有,于是又问三名大学士的意见。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三大学士步伐一致,都不同意开战,建议通过一些诸如暂停贸易、驱逐蜀国驻楚国官员等方式给蜀国加压,迫使其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楚帝点点头,赞道:“这是老成持国之策啊,不过若是必须一战,朝中谁可为将?”

这是个烫手山芋,因为胜败都不落好,胜了得罪大部分官员,败了得罪皇帝,所以连推荐都不能,此时你推荐谁就等于把谁得罪死了,于是众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臣,兵科都给事中高衍再次请战!”一个声音轰然响起,最终还是只有高衍一人再次冒了出来。

楚帝面无表情地道:“高卿,你两次请战,是对兵事无知呢还是有必胜的把握?”

高衍道:“只要陛下给予臣临机专断之权,臣有十成把握夺回镇坪!”

“仅此而已?难道你不需要带兵吗?”

“若再有一千神机营将士随往,则如虎添翼,镇坪十日内可下!”

楚帝惊讶道:“高卿真有如此把握?须知朝堂之上无戏言哪……”

高衍坚定地道:“臣当场向陛下立下军令状:如此,若不能夺回镇坪,愿受军法处置!”

楚帝起身欣然道:“好!朕就给你一道旨意,授你临机专断之权,节制西北诸军,另派两千神机营将士随往,今日出发,限一个月内夺回镇坪!”

高衍道:“谢陛下!不过兵贵精不贵多,一千神机营,十日,足矣!”

楚帝道:“朕意已决,你带了圣旨和朕的调兵手谕,即刻前往神机营调兵,任你挑选!退朝!”说完不再理会众人的议论,转身离去。

“陛下,万万不可呀……”

朝臣一片劝阻声。历来楚国的国家大事都是众臣议决,然后由皇上下旨派各部执行,没想到这次皇上竟然乾纲独断,简直视众文臣武将若无物,实在是与祖制不合。

高衍在满朝文武各种目光的注视下,团团一揖,微微笑着也退了下去。

内阁、兵部尚书和一些官员不肯离去,议论着该如何劝阻楚帝,虽然小小的一个镇坪不至于惹出什么大的乱子,可如果战事一旦扩大了呢?

有官员提醒说应该先拦住高衍,于是有人立即跟了上去。

高衍到了值房的时候,发现圣旨和手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