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三教九婴(1 / 3)
第二天一大早,赵轩几人准备离开孔府的时候,孔世勋带着九婴来送行。赵轩不太喜欢这些离别的场面,匆匆客套了几句,又嘱咐他知会谢梦佳一声,自己先离开了。
哪知孔世勋笑道:“你们俩倒也默契!谢世妹寅时三刻已经离开,也托我告知赵师叔一声。”
赵轩一笑,这小妞比我还洒脱,又听得孔世勋喊他师叔,微微尴尬地道:“孔兄这么称呼可折煞小弟我了。大家都是孔先生门下弟子,何况你我一见如故,还是兄弟相称的好。”
孔世勋也不矫情,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就以字称呼你吧。启元临行之前,我还有一事相求。”
“孔兄请说,兄弟自当尽力。”
孔世勋把九婴拉到赵轩目前,说道:“九婴是孔家世仆,自小喜欢舞枪弄棒,颇有游侠之风,整日把他困在府内确实有些不妥,因此想让他与启元随行,出去见识一下世面,还请启元照顾一二。”
赵轩不由面露难色。这是啥意思,派个人监视我吗?
孔世勋见状忙道:“启元千万不要误会。为兄所托,纯粹是为了让九婴有个更好的所在,你也知道齐国的现状……如果他一直在齐国,每日里能做的,就只能是在街上打打架了。启元如果觉得为难,那就算了。”
赵轩摇摇头道:“既然孔兄诚意相托,小弟再拒绝就太矫情了。九婴,你愿意跟着我四处游荡吗?你可要想清楚了,这种日子可能会有些无聊啊。”
“九婴愿意追随少爷!”这小子声音洪亮地大声喊道,竟是一脸的兴奋。
“有劳启元了!”
与孔世勋相互道了珍重,赵轩一行向城北而去。
出了城门,九婴仍一脸兴奋之色,赵轩把他单独叫到身旁,让其他人隔开一段距离跟着,然后看着他认真地道:“九婴,我这个人向来有话直说,我有个问题要问你,希望你如实回答。”
“是,少爷。九婴是个粗人,不懂的拐弯抹角,少爷有什么尽管问。”
“很好。我问你,这次出来是你自愿的呢,还是孔家人派你出来的?”
九婴很快说道:“少爷……不,孔少爷问过我愿不愿意出来的,我当然愿意啊,整天在府里闷都闷死了,所有人说话都之乎者也的,又没得架打……只是没想到是跟少爷您一起出来。”
赵轩见他神色不似作伪,就接着说道:“我只是四处闲逛,何况我不是爱争斗的人,你跟着我也未必有架打,什么时候如果你觉得无趣了,随时可以离开。”
九婴的脸色黯淡下去,他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递给赵轩道:“这是孔府与九婴之间的籍契,少爷让我转交给您,说从此以后九婴就是赵家的人,与……与孔家再也没有任何关系……?”
九婴说着,变得伤心起来。
赵轩不由苦笑,孔小二刚送了自己一份大礼,使自己获得了巨大的名望,孔小三接着又送自己一个保镖,这是要干什么呀,不要对我这么好,好不好,我会受不了的!
赵轩摇摇头:“你自己保存着吧,赵家不需要这个。”
九婴疑惑地看着他,然后一脸地惊愕。他犹豫了半晌,见赵轩已经离开,忙把那张籍契放入怀中,紧跟了上去。
赵轩悠闲地北上,又在齐国逗留了几日后,过大名府,沿河北上,经永清等地,不日到了三河,北燕都城幽州已是遥遥在望。
一进入燕国境内,众人就有些苍凉的感觉,所经之处,不用说跟楚国比,就连齐国也颇有不及,三河是幽州近郊重镇,竟也显得有些萧落破败。
镇上唯有的两家客栈已经住满了人,赵轩等人只好另寻住处,日落之前,终于找到了一户同意他们借宿一晚的人家。
这户人家只有一对老夫妇,看上去甚是和善。老头忙着帮众人将马在院子里拴好,找了些草料,然后又打水饮了马,老妇人则忙着为众人准备吃食,陆吾一直陪在她的身旁,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一边细致地帮忙,目光始终没有敢离开老妇人的双手。
饭后,陆吾帮老妇人泡了茶,几人坐在院子里闲聊。
“老人家,我看这里南来北往的人挺多的,怎么好像本地的年轻人不是很多呢?”
老头托着旱烟袋,深吸了一口,没有说话,半天才吐出了一口烟雾。老妇人则摇头叹息道:“唉!年轻人,不是去了京城闯荡,就是当了兵,哪还会有年轻人哪……我们两个儿子都当了兵,快六年了,是死是活连个信儿都没有……”
赵轩安慰道:“老人家不要过分担忧,没有消息有时候反而是好消息,最近并无战事,说不准过两天令郎就会荣归故里了。”
老妇人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笑道:“不求什么荣归故里,只要他们平平安安地回来,我们老两口就满足啦!”
老妇人又接着道:“如今三河这片地界,女人多男人少,进京赶考的读书人有个说法,叫‘宁可绕着走,不在三河住一宿’,就是因为一旦宿在三河,就可能会被这里的大姑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