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私盐变乱(1 / 2)

加入书签

“牛三,你这话可是真的?”带着一脸市侩和奸猾,更有三分狠厉的曹漯源挑着一根厚厚的眉毛问道。

虽然姓牛但是身材却比较矮小瘦削的牛三连连点头道:“千真万确,前些日还仅仅是贩了一千石盐,可是现在径直就是五千石盐啊,这一拨盐要是涌到一地的市场上,势必要把盐价给冲下来一大块,到时候恐怕有天大的麻烦。”

曹漯源冷冷一笑,胖胖的脸上肥膘直抖,“笑话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海贼,能对咱们做了上千年的生意有什么影响力吗?别说他现在仅仅是出货五千石,就算是出货五万弹,老子也照样能把盘子接下来。”

牛三特地报告这则消息,实际上还是为了提升他在曹家的地位,总是以一个打杂役人的身份,牛三虽然有些本事,但是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来,此次如果能把海上私盐这一事给弄清楚办妥当了,牛三已经能设想到飞黄腾达的那一天到来了。

“老爷,那匹海商购了盐,可不似咱们会缴纳决的课税,咱们基本上每一引盐就要想吴王叫上超过15两的税务,而私盐进入市场虽然见不得人,但价格便宜,没有税收的征课,这就会使从海上来的私盐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曹漯源又道:“旁的先不说,我之前让你去办这件差事,主要的还是了解那分海团卖的私盐到底是什么成色,价格如何?”

牛三结结巴巴地回答道:“成色小的倒是看了,盐粒子跟雪花一样,又细又绵,丝毫不比贡盐要差。至于价格嘛,也要比我们正常渠道的盐要便宜数倍,据说他们出一石盐,大约就是三两多一些。”

“才三两多?这不是说即便我们从这五峰岛分海团手中收盐再做官盐往外卖,仍旧是赚钱的吗?”曹漯源活络了起来。

他的家族世代都是依靠着盐铁专利这一部分发财的,在天下还是统一时,他的家族已经是江南一带有名的盐商了,那块官商牌子最少贴了有五百年。当惯了官商的他们跟普通积极进取、兢兢业业的商人不一样,他们只需要坐在那里聊天打屁,银子就哗啦啦地掉在他们的钱包里。而且做惯了独门生意的曹家,格外的霸道,一方面是对着官府的势力阿谀奉承,好处费、年节孝敬绝不缺分,另一方面却是对普通的购盐老百姓压榨和对私盐贩子的严厉打击。

其实在盐业这个勾当上,曹漯源并不能算是一手遮天,实际上当地的官府同样是捞取暴利的贪婪者之一,每一石盐收取的税赋从正课到杂派,乱七八糟的名目十几种,原本场商在灶户手中把盐收上来的成本价格也就是一两多,等课完各种赋税,加上运费和租商、窝商等层层转手,最终一石盐的市场价格极有可能达到12两左右。

这里需要提及一下中土食盐贩售的规制。

官方准许的盐商运输和贩卖食盐,必须向官府盐课司衙门交纳盐课银,领取盐引,然后才可以到许可的产盐地跟灶户收盐,然后在运输去盐引上规定的地区出售。但领取盐引则须凭引窝(又称窝根、根窝),即证明拥有运销食盐特权的凭据。盐商为了得到这种特权,须向官府衙门认窝。认窝时,要交纳巨额认窝钱。有引窝的盐商就等于是官方承认的世袭盐业转运经营特权。

中土盐商主要包括窝商、运商、场商、总商等。这些商人在食盐流通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职能,其中以总商人如其名,有着最大的力量。

窝商,亦称业商。窝商并不经营盐业,而靠垄断引窝,坐收巨利。这点有一些像后世进出口的配额,倒卖配额就能够赚到钱。运商,亦称租商。运商认引贩盐,先向窝商租取引窝,缴付“窝价”。然后,赴盐课司衙门纳课请引,凭盐引到指定产盐区向场商收盐,再引岸销售。所以运商在食盐流通过程中连接了生产端和消费终端。场商,是在指定的盐场向灶户收购食盐转卖给运商的中间商人。场商具有收购盐场全部产盐的垄断特权,灶户们除了可以向这个指定的场商卖盐,卖给其他人都是违法的。于是场商就有些像地主一样,可以坐收渔利。总商,又名商总。往往是那些家道殷实、资本雄厚者指名为总商。其主要任务是为盐课司衙门向盐商征收盐课。

曹漯源就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总商之一,他不仅会代表官方势力向所有各级盐业从业人员收取税赋,而且自己还有着盐引,有一批等同于自己家里长工的盐业灶户,为了把食盐从沿海地区输向更内陆一点的区域,他还经营着数支骡马商队以及沙船漕运商队。

以五峰岛现在暴露出的食盐产量,虽说远远不能满足曹漯源这个大盐商的需求,但是算一算基本上等于自己再养一批盐业灶户。精明的曹漯源还隐隐约约猜测出了,五峰岛不过不到一千人的“海盗”,能够制造这么大量的优质食盐,一定掌握了什么了不得的生产工艺,如果能够获得这种制盐方法,推而广之,那么曹漯源有信心自己的商业帝国会继续扩张壮大。

“牛三啊,给我向盐课司的庞总管递个帖子,就说我有要事拜访!”曹漯源眼珠子一转,思路已经渐渐有了,作为势力庞大,与官府关系盘根错节的大官商,他想要欺负什么人简直就是张张嘴的事情,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