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藏头诗里诉衷肠 一(1 / 2)
风过花自漫漫袅袅复千里,阳光飘洒,只觉满天如雪般的红白相映着,说不出的美丽。
丁诗若跟梁静雅身后,随着梁母等人一路朝着横在院中的游廊朝西走去。
不知走了多久,便看到了满院的梅花,丁诗若本就有些醉意阑珊,朦胧间再见这片花海,竟多了些曼妙的美感。
“路尽隐香处翩然雪海间梅花犹可在雪海何处寻!”一旁的梁亚静被这满天梅花所吸引,喃喃说道。
丁诗若俯首轻哼了一声,算表示赞同。
梁母看着这片梅花,笑了笑,便又携了一旁赵老太太的手往前去,梁正峰和几个奶奶侍奉在其左右,其余的小辈都跟在身后。
顺着游廊众人行至一处矮山,山上荒草凄凄,只剩下满山的松树翠柏独守山头,山下立有一个八角红器的凉亭,亭楣上的牌匾上勾勒着两个鎏金大字“翠阴”。
“若是夏日,在这里乘凉倒是自在。”夏氏说着笑了起来。
“走吧,我们现在到里面坐坐。”梁母说着便和赵老太太一起携手朝亭里走去。
大家跟着进了翠阴亭,丁诗若是第一次和这一大家子人游园这般,便拉着梁亚静也跟了过去,不经意回首,却发现梁亚珍竟然拉着梁祺瑄的胳膊,好不亲热的有说有笑,装作没看见一般又把头扭了回来,
进了亭子后,李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拿除了金心绿闪缎大坐褥垫铺在亭子的栏椅上栏椅上,然后服侍着梁母和赵老太太坐下,随后大家便顺着周围散开坐着,有些没地方坐的人便站在了一旁。
此时虽然天晴,却还是有些冷,李妈妈又将准备的手炉给两个老太太递了过去。
等众人坐定了,丫鬟们便挨个给众人上了汤色暖红清澈的红姜茶。
丁诗若结果茶杯捧在手里,本来她是喜欢和带蜂蜜的茶的,不过此刻喝点这样味道清淡回味、暖人脾胃的茶,也让人感觉通身都暖热了起来。
梁亚静坐在一旁看着丁诗若小口抿着茶水,便问道:“怎的是觉得茶水烫了吗?”
丁诗若笑着摇了摇头。
此刻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梁亚珍拉着梁祺瑄又坐在了丁诗若的对面。
梁亚静抬眼正好瞧见梁亚珍正缠着梁祺瑄给她吹茶水,不禁厌恶的瞪了一眼梁亚珍,却见梁祺瑄也没有拒绝,而是接过了她手中的茶杯,帮她吹了起来。
梁亚静看着嫌恶,又见众人都在低头品茶,没有说话,便说道:“眼瞅着年又近了,正月里还该作些灯谜儿什么的让大家顽笑。”
众人本在品茶,听她如此说,都笑着看着梁亚静,只听着夏氏说道:“要玩灯谜哪里用等到年近了?等下逛回去我们便道老太太院里摆起来。”
梁亚静听夏氏如此说,便说道:“果真还是大妈最好!”
此话一落,弄得满亭子人哈哈大笑。
又坐了片刻,梁母和赵老太太便又让众婆子搀扶着领着众人在园子里转了转。
丁诗若是头一次将梁府转弯,才发现这边,除了有四面卷帘可做垂钓只用的水榭,也有供在水上休闲玩乐的池馆;水榭旁边便是泛舟停播的清水坞,只不过现在湖水已被冻结。
顺着回廊左拐绕过一颗遮天蔽日的大槐树,便是种了梨树、桃树、杏树、樱花的百花溅;还有刚才路过的香梅苑;亦有各种品种花草的衣香院;,最后沿着绕山的青石板路,便又回到了梁府的前门。
虽然是寒冬腊月,丁诗若却觉得若是阳春三月里,这里便真的是美不胜收了。想到去年自己那个时节在丁府中处理父亲身后事,丁诗若不禁又一片怅然。
“那现在我们就去老太太那里玩字谜去吧?”
夏氏笑着看着众人问道。
众人便都笑着应了,唯有赵老太太说自己年纪大体力不支了,便让陆姨娘扶着自己回去了。
孟君瑜本是也想跟着回去的,可是赵老太太说好不容易在一起聚聚,她便又留了下来。
说定以后众人便又跟着去了梁母那里那里,说笑间便进了梁母的院子,一齐来至屋内,只见杯盘果菜俱已摆齐,原来刚才李妈妈眼尖手快,听着夏氏说要来,便提前吩咐了小丫头回来准备了。
丁诗若不由多看了李妈妈一眼,果然是个灵巧人。
待得大家都寻到位置,梁亚静见梁亚珍果然是和梁祺瑄坐在一起的,便拉着丁诗若走了过去,不顾梁亚珍怨恨的眼神,在她和梁祺瑄之间挤了个位置出来,坐了下来。
丁诗若见梁亚静如此,无奈的笑了笑本想扭头走开,却见梁祺瑄倒是自己的朝旁边坐了一下,给自己让了个位置出来。还不等丁诗若拒绝,就听梁亚珍娇声娇气的唤道:“诗若姐姐,我想和你做,你来我这边。”
还不等丁诗若反应,便见梁亚静巧笑着将梁亚珍一搂,说道:“好妹妹,我们这么久不见,姐姐可想你呢!”
说着就给丁诗若使了个眼色,让丁诗若坐在梁祺瑄旁边。
“你真是胡闹!”丁诗若看着梁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