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Wild-child(4 / 5)
不见了。
“他太积极了,难道他觉得自己的枪法会比别人更好?”于山摸着下巴,完全搞不懂这个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小兵了。
……
第二天,1636年4月4日,周五,清明。
坐落于曼城南区东侧沿河的常春藤高等学院,创建于1624年,大概算是国内最让人羡慕的私立高校,也是国内入学资格最为严格的高等教育机构。
在国民定居权分级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逐渐淡化的华美,唯有常春藤高校依然保持着严格的永久定居权的明文规定。而且从1630年开始,除了保送生免试免学费入学,即使再优秀的中学毕业生,也必须在这里先以200美元报读一年的高级预科班,然后才能接受学院的正式入学考试,最后正式入学所要缴纳的三年期学费更是高达900美元。如果预科班最后的考试不通过,那最多再允许复读一年。
苛刻的报考制度、入学资格和高昂的学费导致的结果,就是时至1636年,常春藤的各专业在校学生总数也不过550多人,每年的各专业毕业生加起来也不到百人,大大低于其他国立大学,但毕业生素质却属于国内一流,属于绝对的贵族精英教育。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几家国内大型私营基金的年年增加投入。
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古板严肃的古典校规,都让规模更大的曼城首都国立大学都望尘莫及。据说被常春藤高校聘雇的各专业教师,薪水几乎是按课时来计算,能够入学的学生家庭,除去保送生,基本清一色的国内高收入阶层,穿越众家庭也会至少选择一名最优秀的子女入读。不过由于穿越时间或出生年龄的原因,如今在常春藤就读预科班或大学专业的穿越众家庭子女还只有区区不到20人。
和现代文明气息浓重、大气庄伟的曼城首都国立大学相比,这里更像是一座面积广阔的西式古典绿林庄园。花园般的树林绿荫之中夹杂着造型典雅的草坪、花台、水池和教学楼。大部分校区道路都是只能步行的林荫碎石小路,路边的灯柱全是从海州运来的纯天然石料打磨砌成,似乎屏蔽着任何有可能打破这里古典气息的外来时尚文明的干扰。
无论男女,行走在校区的学生们都是统一而严正的春季校服,学校最大赞助商之一、杨雯雯生活艺术集团改良提供的男生黑色西装校服古典严肃,女生则是优雅保守的装点着白色蕾丝的黑色长袖过膝裙。每个学生胸前都佩戴着银质胸针校徽,打着雨伞,捧着课本。窃窃私语,三三两两的走过春雨淋淋的校园。
靠近一个大型人工池塘的一座两层楼的教学楼里,一堂金融专业高等数学课还在继续。教室里稀稀拉拉地坐着大概20多个男女学生。而讲台上的欧裔中年讲师还在黑板上慢条斯理地写书着一段段让人头皮发麻的解析几何内容。
光亮的玻璃窗上爬满了蹒跚扭动的雨珠,一道道晶莹的水痕将窗外的景色分割成条状。透过这些水珠阻碍,远方的事物因为水的折射而显得轮廓夸张扭曲。
桌面放着教材和若干作业薄,但18岁的金发少女的目光却没有落在这些本应该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的课本上,而是捏着笔有点出神地看着身边不远的一个空位——那是另一个同专业女同学的位置,
今天是国家的清明祭,那位来自挪威画匠家庭的女儿,如今正请假在曼城北区公墓里扫墓祭奠。欧洲远征舰队的阵亡官兵灵枢在年初运回国内。然后安葬在曼城国家公墓中。一共21名陆上作战的华美海军官兵,在那场西班牙和英格兰的都柏林会战中阵亡,其中就有自己同学的未婚夫,一位海军少尉枪炮官。
收回目光。安妮再次小心地把展在课桌上日记薄摆正,然后对讲台上的宣讲内容继续充耳不闻,只是埋头写着自己的日记。
“……这种课题的难度看起来很高,其实解决方法都能在教材和辅导书中找到思路。所以,我不会给出最后的答案。请大家自行理解与推导。”
年满40的笛卡尔情绪不错,这是他从欧洲移民华美六年来所带过的“最聪明”的一个班级。笛卡尔在移民前就是欧洲小有名气的学者,在数学、哲学、化学、物理学的研究上都有着不俗的造诣。
和瑞典女王克里斯汀娜那勿论真假的历史花边情缘史,大概就这样提前胎死腹中,被欧洲教会禁锢打压的命运也不复存在。如今笛卡尔在华美是如鱼得水。拥有巨大学术发展空间的同时,还担任了常春藤高校的数学教授。不光曾经苦思琢磨的诸多学术问题得到了解决启发,更是和数学系名誉教授李萍老人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而后者甚至还是这个国家的总统。
“安妮小姐,我发现你一开始就在认真书写。不过我觉得,倾听、思考和提问,才是你现在最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当场就写出所有答案,数学公式只是你私下交流的对象。”看到台下某个角落的金发少女埋头写字的模样,笛卡尔说话的节奏很慢,许多华美国语的吐词也相当别扭不清晰,但至少意思是说得较明白。
所有学生的目光都转了过去,安妮一个激灵,偷偷将日记本从桌面挪到了膝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