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位置(3 / 4)

加入书签

帘微颤,影竹进来禀道,“主子,仁寿宫的大总管在殿外等候。”

微微蹙眉,不知他因何事而至,我敛衣起身,缓步迎了出去。

见我亲自迎出,两鬓斑白的老宦官趋前施礼,尖声尖气道,“老奴见过忠王妃。”

来者正是皇太后的心腹王顺,我勉强一笑,“公公有事?”

压低声音,他满面笑容,恭敬回禀,“德惠郡主难得回宫,太后娘娘邀您与其一聚。”

德惠郡主?我有些摸不着头脑,诧异惊问,“你说何人回宫?”

怕会引起误解,王顺慌忙解释,“德惠郡主就是王爷收养的义女。”

原来如此,再次追问,“你说得可是德惠?”

王顺答道,“正是,皇上昨日刚封王爷的义女为德惠郡主。”

回宫不到两日就封了德惠郡主,这德惠到底是何方神圣,我迫不及待想见其芳容……

环佩声响,步履匆匆,随着王顺的引领,我步入仁寿宫的东暖阁。

转过彩绣屏风,只见太后端坐锦榻,一旁的矮凳软椅上,坐着几位神情各异的女子,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她们无一例外的青衣布衫,素颜无妆。

垂首福了身子,恭顺道,“妾身给娘娘请安。”

“原来是苹。”皇太后欣喜而笑,亲热地拉我到身畔坐下。

略微抬眼,怯怯打量屋内的众多女子,暗自猜度――哪一位才是神通广大的德惠郡主?

“真是万幸呢,兆儿好些了么?”握着我的手,太后关切相问,“听闻徐荥说起,本宫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子。”

我含笑答道,“托娘娘洪福,兆儿好多了,幸好不是那病……”

“呵呵呵……”一语未完,只听清冽愉悦的笑声入耳。

何人如此大胆,我抬眸朝外张望,一女子姗姗而来,翠衣高髻,手持团扇,风姿翩翩。

年轻女子宛若轻盈凤蝶来到榻前跪下,“给太后娘娘请安。”

“德惠。”太后柔声唤道,“快来见见你的母妃郑苹。”

一双*心弦的眸子映入眼底,我大惊失色,愕然道,“是她……明祺!”

不去理会惊骇失神的我,皇太后温婉而笑,向在座诸位介绍,“这位是德惠郡主明祥?。”

德惠极懂礼数,屈身跪地,深深一拜,“孩儿见过母妃。”

面颊惊得煞白,我久久回不过神来,目不转瞬地凝望。

那婀娜身姿,那娇美容颜,她分明就是明祺!

谁能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将目光投向皇太后,希望她能为我解惑,“娘娘,这位是……”

“难道亥儿没告诉你?”这次轮到太后惊讶了,“她是已故怀献太子的女儿,一直养在宫外,近些日子才回宫暂住。”

不等我再问,在座的几位年长妇人集体悲泣,异口同声,“苦命的孩子,终于见到你了!”

德惠郡主怔了怔,垂了螓首,悄然抹泪不止。

“难得重聚首,别再哭哭啼啼了。”太后巧言劝慰,止住众人的眼泪,“今儿都别急着走,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餐饭,顺便将亥儿邀来,一齐热闹热闹!”

午膳时分,永琰果然来了,不动声色地坐在我身畔,柔声问道,“见过德惠了么?”

微微点头,转眸瞟向立在一旁的娇艳丽人――一身翠色华服衬出她的绝美之色,明眸如水,乌发若云……

再次仔细端详其容貌,似明祺,却又不是。

不管她是何许人也,不管她是否带着明祺的影子,看在永琰的份上,姑且将其视作女儿!

明祥?似乎洞悉我的全部心思,持着素色纨扇掩口而笑,故意问道,“孩儿又不是外人,母妃为何这般瞧我?”

‘母妃’二字叫得越来越顺口,平白无故多了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女儿,这烦乱的亲伦关系还真是令人头痛。

探手挽住永琰的胳膊,我神情淡然,柔柔一语,“这花容月貌似曾相识,你颇似一位故人,所以情不自禁多看了几眼。”

“是么?”她装出一副天真的模样,自嘲地笑了笑,“从前在芝罘修道时,师兄弟常说德惠有张大众脸,既像张三,又像玄四呢!”说着挤眉弄眼地做鬼脸,将一干人等逗得哈哈大笑。

见此情形,太后佯怒,嗔怪道,“这孩子,没大没小的,今后要劳烦苹好生管教。”

最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而过。

只听黄门内侍禀道,“皇上驾到――”

众人皆惊,欢声笑语戛然止住,纷纷起身行礼。

踱着沉重的步子而至,皇上久久不语,犀利的目光冷冷扫视着在场所有人,最终将眼神定格在我的脸上……

迎着冷冽的目光,我悄然挪步,紧紧倚靠在永琰身侧。

忽的,皇上怅然大笑,一字一句顿道,“这是皇室宗亲的聚会么?为何没人邀请朕!”

太后沉了脸,“琛儿,你大病初愈需要静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