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经历(3 / 4)
既是去佛寺修行,不用太多人跟随,我仅带了青芮同芸娘。
临行之际,影竹攥着我的衣角不肯松手,哭得一塌糊涂,仿佛受尽委屈的孩子。
“就走么?”他立在玉阶下,萍萍相望。
点了点头,涩然苦笑,“就走。”
没穿明黄服色,一袭青衫依旧,“如若不来,你都不准备与我告别?”
微微屈膝朝他行礼,“皇上日理万机,不必在意这等琐事。”
幽幽黑眸直直逼视我,眼底浮起深深悲凉,“你真的舍得走,难道宫里就没有什么人能让你留恋,就没有什么事能让你割舍不下……”
勉强牵起一抹微笑,语声瑟瑟发颤,“记得皇上说过,永琰被斩于杀虎口……他是我这辈子唯一割舍不下的人,可惜已血染黄沙,深埋地下。”
“你还有朕!”他快步登上玉阶,对我厉声怒吼,“朕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你,你不能就这样走!”
“皇上!”我将影竹推到他面前,淡然而笑,“你若是在意我,在乎我,请善待影竹,为她寻户好人家,她跟随我多年,从江宁来京城再到宫中,我将她视作亲妹妹。”
“主子,您……”
拨开她攥紧衣角的掌心,我指了指明祥?,释然笑了,“他是小奕子,只是不知还是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奕子……”
决然转身,一步步奔下玉阶,身后传来影竹凄然的哭声……
登车而行,回首相望,九重天阙遮掩在浓雾阴霾之中。
走,走得越远越好。
从一开始起,这冰冷阴暗的深宫之中就没有令我眷恋的东西,除了永琰。
仅当是一场繁华编织的梦幻,美梦也好,噩梦也罢,梦醒时分,孑然一身。
华严寺原先居着诚王的亲眷,既然我选此处守节修行,自然不好与她们同住,纪太后出面做主,仅留下汪太妃作伴,将其他人等迁往不远的水月庵。
之所以会选择华严寺,仅是为了紫兰轩,毕竟那儿存留着永琰的气息。
山高云淡,处处闻鸟鸣。
跟着汪太妃做过早课,便抱着兆儿外出玩耍,倚坐廊下阑干,指着栖在木犀枝头的小雀儿,边说边笑,“瞧,那是翠鸟儿。”
孩子似乎听懂我的话语,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四处张望。
他已半岁了,越来越乖巧,越来越可人,每逢高兴时,总会手舞足蹈,依依呀呀说着什么。
芸娘说,兆儿天生聪慧,在学话呢!
我却不信,还不会走路的孩子,怎会学语。
孩子挥舞着白胖胖的小手,咯咯直笑,口中不住嘀咕,“蝶蝶……”
不知他说着什么,慌忙纠正,“那是翠鸟儿。”
“蝶蝶……”孩子不去理会,还是不停絮絮笑语。
耳畔传来抽泣声,我蓦地回首,青芮与芸娘躲在墙角不住抹着泪。
蹙了娥眉,惊问,“你们这是怎么了?”
芸娘含泪泣道,“小郡王经常念起这个字,奴婢猜想他是在唤‘爹爹’。”
爹爹?重复那浸透泪水的词语,怅然而笑,“兆儿,你还记着爹爹么?”
孩子歪着脑袋相望,好奇地伸出小手,探上我的面颊,似乎帮忙拭泪……
“不许你再记着他!”我兀地厉喝,“他答应过,会平安归来……可惜食言了,他不想我们了,也不要我们了,娘不准你再记着他、想着他!”
“哇!”孩子显然被吓到,哭得凄惨悲切。
“您这是何苦!”芸娘从我怀中接过孩子,小心哄劝,“不哭不哭,兆儿最乖。”
我这是怎么了?捂着脸,剧烈咳嗽,感觉自己难以呼吸。
居然在害怕,害怕孩子唤永琰‘爹爹’,害怕任何人提起永琰。
只要一想起他,我就会内疚万分,就会心痛无比。
“主子,去歇息一会!”青芮伸手搀我,“您的脸色很差。”
“不必了。”扶着阑干,艰难地直起身子,“去研墨,那卷平安经还未抄完,我要为永琰抄经诵读,一日都不能少。”
立在桌案前,手抖得握不住笔,温热的泪水滴落,将上好的宣州薄纸浸湿大半。
香墨晕开,撕掉,重写。
字迹泅染,再撕掉,再重写。
执笔,缓缓念道,“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
佛法宣扬惩恶扬善,永琰是善良之人,为何临命终时,没有十方诸佛皆来授手!
是他行善不够,还是积德不够,我愿代他再修行一世。
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只愿九转轮回之后,他能去往佛土净地……
夜深似墨,已近子夜,却丝毫没有睡意,挑了挑烛芯,依旧誊写着经文。
“咕咚!”只听一声闷响,一团黑影从天而降,带着房顶破碎的瓦片,直直砸在身后的锦榻之上。
事出突然,心猛地一颤,哆哆嗦嗦回首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