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张望(3 / 4)
声,“昨夜在驿馆,我遇见他了。”
望着烈昊低垂的眸子,我释然轻笑,“他也来京城了?”
“是啊,早就来了!”烈昊万分谨慎,一边低语,一边深深凝望,“他改了姓,跟他生父姓‘宋’。”
“是吏部尚书宋嘉宜么?”
他没有正面回答,仅是点头,“他依旧在户部当差,似乎混得很好。”
吏部尚书宋嘉宜的公子――玄孝慈,终于攀上高枝了,我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人各有志,人各有命,不必羡慕他,他能做到的,你也一定也能够做到,说不定过些日子,你就能调回京城呢!”
勾了勾唇,烈昊自我安慰,淡然道,“我没那么大的野心,肃州其实真的很不错,民风淳朴,同僚友爱……在穷山恶水待得时间长久了,相反不适应待在京中了,同殿上朝,同朝为官,相互欺压的厉害呢!”
他真的成长了,拥有如此广阔的胸襟,成为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烈昊很健谈,与他聊了很久,聊到肃州风情,聊到儿时往事,不知不觉日头偏西。
见时辰不早,他敛衣起身,向我告辞,“讨扰大半日,我也该回去了。”
亲自送他步出山门,悄然问道,“何时返回肃州?”
垂眸想了想,含笑答道,“至多三五日,临走之前,我还会再来探你。”
“好,一言为定。”挥了挥手,目送他离去……
烈昊走了,也带走了欢声笑语,空空荡荡的紫兰轩恢复往日的静谧,呆坐榻上,脑子里反反复复浮现他的话语,他的笑颜。
肃州,令人心驰神往的塞外沃土,真希望能亲眼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风光。
“主子,太妃娘娘来了。”懵然抬首,见青芮引着汪太妃进来,我微微欠身,让了座。
优雅恬静的语声响起,汪子静笑道,“那位公子是何人,走了么?”
踟蹰片刻,陡然想起她是德惠的祖母,按礼要知会一声,便答道,“那位玄公子是我的同乡,王爷命他为西北肃州卫的指挥使,前几个月,由我做主将德惠郡主明祥?许配给他。”
老太妃一愣,旋即笑道,“原来他是德惠的夫婿!难得,真难得,那公子的面相极佳,一瞧就是善良之人,德惠从小在外受苦,多谢你为她寻了一处好归宿。”
“好归宿?”喃喃自语,心底有些异样,若真是好归宿就不该让他们流落在外。
忽然想起一件笼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的事情,不动声色地问道,“德惠是怀献太子仅存在世的唯一骨血么?”
她一听,半晌未吭声,煞白的面色已然告知了答案。
“你是如何知晓的?”老太妃惊慌失措地反问一句。
“第一次见到德惠,感觉特别熟悉,她颇似我的一位故人。”
迫切的眼神逼视,她厉声追问道,“故人?你的那位故人还好么?”
想起明祺的所作所为,想起那张飞扬跋扈的俏脸,我微微一笑,“那位故人很好,好的不得了呢!”
老太妃长吁一口气,唇畔泛起舒心的笑意,眸中凝着闪烁的晶莹,“那……那我也就放心了,这么些年一直为此事牵肠挂肚,害怕死后再见永济之时,无法向他交代,德惠是双生子,还有一位孪生姐姐。当年迫于动荡的局势,我擅自做主,让她们骨肉分离,命人将那孩子抱上去往西洋的宝船……万万没想到,一别近二十年……”
与我猜测的几近相同,明祺与德惠有着割舍不断的千丝万缕联系――那就是血缘。
血缘,多么奇妙啊!
相同相通的血缘造就出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人,一个仿佛带刺的红玫瑰,一个宛若皎洁的白月光。
老太妃抹着泪,攥住我的纤手久久不曾松开,千恩万谢道,“谢谢你带给我希望,愿有生之年还能见到那可怜的孩子……我要去念经,感谢佛祖的保佑,感谢上苍的怜悯……”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泪瞬时充满眼眶。
我给她带来了希望,谁会给我带来希望……
天气渐渐转凉,西北苦寒之地,冬日定会特别冷,该给烈昊准备一件厚实的冬衣。
用过清淡的早饭,坐在窗边梳头,高高绾起青丝盘在头顶,青芮见状,过来帮忙,将盘好的发髻用青布僧帽罩住,低声询问道,“主子,您要下山?”
“是啊,感觉闷得慌,想四处走走。”
小丫头提了竹篮,抿嘴一笑,“奴婢陪您一起去,行么?”
含笑点头,“走,快去快回。”
玉泉山山脚便有小小集镇,虽说市集不大,但货物很周全,瓜果蔬菜,牲口马匹,绫罗绸缎,胭脂水粉,吃食点心,应有尽有。
带着青芮不敢多逛,直直去往绸布庄。
刚进店,就有伙计低头哈腰,笑面相迎,“二位姑娘,要些什么?锦布、云布、高丽布、纱绸、绫绸……总之,什么都有!”
我并不答话,四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