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墨迹(3 / 4)
。陈塘镇比集水镇大了不少,小桥流水,淡烟暮霭,风景如画。郑苹见公子一路随着她走,扑哧一下笑道:“我去见我姐姐,就在东山上,快到了,你也要去庵里拜佛么?”
“我就随便走走。”太子不好意思地笑笑,转而又看看四周,东面拐角有一家名为“绿珠阁”的珠宝行,太子指道:“去这家店铺转转也好。”
郑苹看着“绿珠阁”的店面笑道:“这家店铺的东西都是十分好的,我觉着这名字就好,可我大姐总说,‘绿珠’二字不好,石崇的妾便唤作‘绿珠’,美人薄命。我姐姐是不喜欢绿珠。”
太子有些好奇,笑问道:“世人都以绿珠侠骨柔肠,为情而生,却又为情而死,世间男子多不及,你姐姐为何独独不喜欢绿珠?”
郑苹思索片刻道:“姐姐没提,只略说道‘绿珠所爱非人,石崇那般的男子又怎值得她去爱去护,绿珠到底糊涂。此生所爱,亦必为谦谦君子,清明如玉’。”
太子笑而不语,只在心中咀嚼着“清明如玉”四字。郑苹摆摆手道:“好了,不说了,我先走了。”说完对公子笑笑,没回头,一路径直走开了。
转过几条甚是繁华的小街道,一路熙熙攘攘,周围人家都忙着准备晚饭,袅袅炊烟宛似茶盏的水汽,氤氲着夕阳曼妙。走一段早梅盛开,长满桑、榆、槿、柘等树的山路就是东山了,此时的东山树木凋零,从远处看,早已从夏日葱葱郁郁的绿色笼了一层乌灰。郑苹很熟悉,每次来集水镇或是陈塘镇都会顺道看看姐姐郑如。
“王姑娘,等等,等等。”身后有人在大声叫喊。
郑苹转身,不过刚转过头就笑了,原来还是萧公子。“还有什么事情?”郑苹眨着眼睛,忍不住笑问道。
“我说好像在哪见过你。”太子气喘吁吁走到郑苹的面前,温和一笑,“刚刚想起来了,我见过一次你姐姐,你和你姐姐长得可真像。”太子说完又低声自言自语:“和一位故人也像……”
郑苹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你见过我姐姐?故人,又是何人?”
太子点头,黑色的眼眸里满是诚挚:“故人不提也罢,不过一位匆匆见过几次面的女子而已,与我无什么关系。至于你姐姐,她所在的庵院是不是叫静水庵?”
郑苹不知他为何知道,回道“是”。
“那便是了,既然遇到了,那么有一些事情我想我得去谢谢她。”太子得到肯定心下暗暗高兴,当初素安嘱咐他,如果可以,还是再去谢谢那位姑子,亲历也好,代劳也好,毕竟那玉佩在素安的心里太重要了。
“什么?我听不懂。”郑苹的脸上充满疑惑,她撅起小嘴。
“不用你听懂的,你带我过去就好。”太子继续道。
“这,我帮你把话带到就行。不用见我姐了。”郑苹活泼地一笑,她拿不准主意。
“你还是帮个忙传下话吧,我也没别的意思。”太子一脸诚恳。
郑苹见他不像哄她,便道:“那我和我姐姐说说,我姐姐不愿见你可别怨我。你就先在山下等着。”
太子看看周围,身旁有一棵高大的野梅树,他对郑苹点头道“好”。
静水庵不高,道旁衰草连天。郑苹走几道曲折的小路就到了,庵里的姑子大多认得郑苹,和她打了招呼就直接让她进去了。郑苹来到郑如的房间,正好遇见郑如坐在桌边聚精会神地看书。郑如似乎刚刚洗了头发,一头半湿的乌发披散在肩上,额前的水珠好似清晨花瓣上的晨露。
郑苹便打趣道:“十次过来倒有九次看到姐姐在看书,姐姐要是个男的早就当官儿了。”
郑如笑着瞪了郑苹一眼,看到了郑苹手里的拿着的东西说道:“什么东西这么香?小丫头偷吃是不是?”
郑苹把东西放下,慢慢拆开:“才不是呢,人家可是专门给你送来的。看看,吴伯伯铺子里的梅花糕,好久没吃了吧?”
郑如看到桌上摊开的四块梅花糕,块块清香溢人,上头满是果脯、葵花粒、芝麻,她随手拿过一块:“那我就不客气了。”
郑苹见姐姐拿了一块,便把剩下的包好:“还有三块是给二姐和四弟五弟的。”
郑如手上的一块还没有放进嘴里,笑道:“是这样呀,我说呢,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专门买了梅花糕给我呢。”
“人家也想着你了嘛。”郑苹调皮地笑笑。
郑如看看手上的糕,忽然又放下了,轻声说道:“萃萦回来留给她吧,她还没吃过这里的梅花糕。”
郑苹诧异道:“萃萦?是庵里的姑子吗?我怎么没听过。”
郑如点头:“算是吧。说来话长,坐下来,我慢慢说给你听。”
郑苹一时好奇,便坐下来趴在桌上开始听她姐姐讲萃萦的事情,早就把萧公子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太子在山下,左等右等都没有等来郑苹,又不好走开,便继续站在山下等。临近傍晚,虽说刚刚走了不少路,但这会儿冬天萧瑟的北风吹在身上,到底还是很冷的。太子不禁拉高了衣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