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伸手(3 / 4)

加入书签

她过那种日子呀?”

白玫说:“我明天就去看珍珠,没有她在身边,还真不习惯哪。”

妈妈说:“慢慢就好了,当年白兰去了乡下,我一开始也很不习惯,老是丢了什么似的。不要说白兰小时候了,就是白玫你刚插队去的时候,你都那么大了,我还不是有好长时间不习惯。”

白玫说:“也许吧。但是,我总觉得珍珠应该由我来养的。”

爸爸说:“诸葛亮为刘备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晋卿魏武子爱妾之父结草帮魏颗抓到敌将杜回,是死后报魏颗不杀其女之恩;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老莱子彩衣娱亲,是为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冯谖为孟尝君营建三窟,让孟尝君为相三十年没有纤芥之祸,是为报孟尝君的恩养之恩;

唐狡死战,为的是报楚庄王绝缨之会的不究之恩。他们都是古人,现在,我们白玫在没有恩人嘱托的情况下,自愿抚育遗孤,是为报赵志的救命之恩。这,很好,也证明了爸爸妈妈教女有方,我们为你骄傲。

可是,白玫你想过没有,依你现在的情况,是不能给珍珠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的。如果赵志地下有知,知道他的女儿跟着你在nong村艰难困苦的,连个户口也没有,他会作何感想呢?知道你为了他女儿,放弃深造,弱女幼儿常为柴米忧,他又于心何忍呢?”

白玫开头听了还头直点,听到最后,她惶惑了,说:“那,怎么办才好呢?”

爸爸说:“你也不要着急,有些事情,急是没有用的,看时运吧。不过,和你讲好,下次机会来时,就不要轻易放过了。听没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白玫满口答应。

白兰说:“别看姐姐现在答应得爽快,只怕到时候又身不由己了。不过,珍珠真好玩,我也很喜欢她,可是,姐姐,一定要想清楚哦,你去还是不去看她呢?”

妈妈说:“你多问,你姐姐回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还不清楚吗?”

白玫一听,妈妈的话里流露出对她的不满,就说:“不要怪我这么多年不来看你们,我是怕给你们带来不愉快,我虽然不回来,其实还是常常想你们的。”

妈妈说:“我们知道,我们理解你的苦衷的。父母不理解,还有谁会理解你呢?”

第二天一大早,在父母担心的目光注视下,白玫跨出了家门,朝赵家而去。她不是不明白父母的心,她也知道他们的心里很纠结,既认为女儿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女儿,也怕她因此而耽误了自己。但是,她就是个奶奶口中的“犟姑娘”,想到了的事,一定会急着去做。昨晚临睡前妈妈一再要她在家里尽量多住些日子,不要急着去看珍珠。

她明白妈妈的意思,拖长和珍珠分开的日子,为的是让珍珠和奶奶姑姑培养感情,省得一见了白玫就要跟着走。但是,奶奶说过,“生就的性(性格),钉就的秤”,想改也难。既然急急忙忙从乡下赶来想看珍珠,就不会改变主意。

白玫家在城市的东北角,赵家在城市的西南角,正好一个对角,白玫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才赶到了赵波的家。

白玫敲敲门,里面一声“谁呀?”是赵妈妈的声音。

“赵妈妈!是我,白玫。”

“噢,白玫啊!”门打开了,几乎同时,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响起:“阿娘,阿娘。”这甜美的童音,在白玫听来,如同是一股氢气注入了瘪瘪的气球一样,一股暖流迅速流遍全身,直感到一种饱满的轻松。白玫张开双手,珍珠扑过来,白玫搂住。

珍珠的整张胖乎乎的小脸紧紧地贴住白玫的脸,幼儿特有的芳香让白玫陶醉。她在心里说:只要珍珠愿意,赵妈妈也愿意,我要和珍珠在一起,一直不分离,不管怎样困难,怎样云苦。

赵妈妈说:“珍珠,到奶奶身边来,让阿娘坐呀。”

“不。”小孩子紧紧地贴着白玫,好象怕一松开,她的亲爱的阿娘就会又不见了似的。

这是白玫第一次到赵家来,不知怎么的,却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是因为赵志的气息尚留在这房子里吗?

还是赵志曾描述过他的家呢?不,白玫不记得赵志曾讲过这屋里的情景,可能是怕勾起丧父的悲痛,赵志很少提起他的家、他的家人。

珍珠象个小主人一样,拉着白玫的手,一会儿到这间房间,一会儿到那间房间。一间朝北的房间一定是赵志曾经的小窝:墙上,贴满了赵志的奖状,一张是三好学生的,一张是优秀少先队员的,还有地区讲故事比赛优秀奖,速算比赛第一名……,小小的写字台的侧上方,挂着一支竹笛。

写字台玻璃板下,一张纸上写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那潇洒的字迹,一望而知是赵志的。白玫看着这些字,心脏绞痛,看着看着,眼眶一热,泪珠滑落,“叭”地一声轻响,一滴泪珠滴在玻璃板上,白玫忙用手掌去擦。

玻璃板下,除了那张纸,一桌面的照片,有全家福,有兄妹合影,有独照,还有几张是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