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聪明(1 / 4)
珍珠说:“嗯,珍珠回乡下的家。”
“听,我们珍珠多聪明,回乡下的家,意思是说两个都是家,对不对呀?”当奶奶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又对白玫说:“白玫,你教得真好!”
白玫笑笑说:“是珍珠聪明,这是天生的,还真不是教得出来的。”
赵妈妈又抹起了眼泪,说:“赵志也是从小能说会道的……。”
白玫一听,心里一痛,顿时整张脸乌小蔓密布了。这时,珍珠说:“赵志会说?珍珠会说?”
奶奶一听,明白小家伙是在问赵志和珍珠谁更会说,她就回答孙女:“珍珠最会说,最能干!”奶奶这时已转悲为喜了,她还纠正孙女:“不能说赵志,要说爸爸,记住,爸爸的名字叫赵志,珍珠的大名……。”
“赵小蔓。珍珠的大名叫赵小蔓,壮志赵小蔓的赵小蔓。”珍珠象唱歌一样地抢着说。说完还得意地望着白玫,一副讨表扬的神态,说:“妈妈,对吧?”
白玫听了,脸上顿时小蔓开日出,点头,微笑。赵妈妈更是笑得咯咯出声。
有什么能比拥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孙女还令人高兴的呢?何况儿子早已不在了,这孙女简直是上帝赐给她的。
有什么能比亲手将一个皮包骨的小婴儿养得白白胖胖、并且这小东西还时不时地有娇音妙语将大人引得忘却人间烦恼更值得高兴的呢?
两个大人高兴了,听奶奶说珍珠是最能干的,小珍珠也高兴了,她蹦蹦跳跳地去旁边玩去了。两个大人边吃边讨论珍珠到底是继续跟着奶奶还是由白玫带走的问题,最后,她们决定再问一次珍珠。
在奶奶,她虽然舍不得,但时,大病初愈,这几天,她已经累得快受不了了,所以,珍珠走与不走,她都能接受。在白玫,带着珍珠,身累不说,家人的不赞同让她免不了心累,可是和珍珠分开,又十分不舍,所以,带不带走珍珠,同样都是受罪。
这样,她们就把决定权交给了珍珠自己,这不光是尊重小孩子自己的选择,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在插队当nong民时,白玫常想:只要让我回城,哪怕是扫大街也好啊。可是,真正回了城,可以旱涝保收地每个月拿工资了,而且也不是扫大街这样的露天作业,却还是笑不出来。
尽管她每天都跟自己说,有多少人家兄弟姐妹为了回城顶替,闹得不可开交呢,白玫,你多幸运啊,却发觉自己哪怕在笑,仍然不是发自内心。她想:人的欲望就是这样的吗?还是我这人特别贪心不足呢?白玫有时心中若有所失,有时又自责不知足,一张脸讪讪地。
要是奶奶活着,白玫一定去看她,白玫想到,每次碰到心里有事,只要奶奶轻轻一句话,心里的疙瘩就会解开。
虽说白玫从来不讨厌烧饭做菜,但那是做给自己和家人吃,尤其和奶奶一起做吃的,奶奶一边动手做,一边动嘴讲古,乏味的事也就成了一项娱乐。炒菠菜,奶奶就说这叫红嘴绿鹦哥,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吃过的;烧黄豆芽,奶奶就说那叫金瓣如意菜,白玫说,我知道那也是乾隆吃过的;油煎豆腐,奶奶会说,这叫金镶白玉块,白玫就说,这个名字不好,一听就觉得咬不动,奶奶听了呵呵笑,说我重编一个,这个不好……。
可现在身在工厂的大厨房里,一起干活的人不是奶奶,他们也不是不讲话,可是,白玫和那些话没有共鸣,而做饭烧菜是工作,换句话说,那是她的谋生手段,同样是做饭,干活的伴儿不同了,干活的性质不一样了,感觉当然也不一样了,一句话,白玫一点也不喜欢她的工作。
可是,不能说,说给人家听,那是思想问题,说给父母听,那不是害得他们要和自己一样不开心了吗,白玫不想。
食堂工作是早晚两班倒,这点倒和白兰的公共汽车售票工作是一样的。妈妈说话了,我们两个大人都是上了一辈子的长日班,想不到两个女儿都要倒班。爸爸说,你就知足吧,人家好多行业还三班倒呢。妈妈说,这倒也是。不过,我总觉得有点那个……。
白玫本来就不喜欢当炊事员,但是一直不敢讲,这时趁机开口说:“我要是哪天能换个工作就更好了。”
妈妈说:“自己努力呀,我们可没有什么门路。”
爸爸趁机说:“夏天参加高考吧,白兰,跟你姐姐一起考。”
白兰说:“别,别拉上我,我一点也不喜欢读书。”
白玫想:奶奶老说龙生九子,现在算是看到实例了,同一对父母所生,自己是那么的爱读书,可这个妹妹,一样聪明伶俐的,可是,对读书一点兴趣也没有。钩台布、做玻璃丝玩具、梳头打扮,倒是无师自通。
白玫说:“让我想想吧。”
爸爸提醒白玫:“你今年不考,明年就超龄了,你妈提出让你顶职时,我就说让白玫参加高考好了,可是,你妈她急着让你上来。”
白玫说:“妈妈,你对我真好。”
妈妈说:“我是这样想的,先上来了再说,上来了保险,谁知道顶替的政策什么时候会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