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僵化(4 / 4)
围是不是不大?
再有,这块土地上的习惯是男大女小,女的是不是比男的有危机感?还有,现在的男人越来越现实了,他们有的还希望女方比男方经济条件好,最起码也要差不多。什么‘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那是老辈子的事了。今天,我晨炼时听说我们小区里一户人家有个女儿快结婚了,男家说,我家买房子,装修、家具就都是你家的事了,你家还得买辆汽车作陪嫁,差了还不行。
女家说,我家要是这么有钱买这,买那,那干吗找你家儿子?这婚事就僵在那儿了。其实,女家条件不差,本来是想买辆汽车作陪嫁的,但是,男家这样一说,女家就气不过了,凭什么!你家娶媳还是娶钱呀。看看看,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形势就是这么个形势,我们做大人的,不急都不行?。”
这边妈妈絮絮叨叨一顿说,那边赵小蔓早就笑得花枝乱颤了,差点打了一个小碗。她等妈妈略一打顿,就说:“妈妈,听你说的,我觉得你已经急得要上房了,我说,你可以写一篇文章投到晚报生活版去,题目就叫‘嫁女难’。”
“不完全对,应该叫做‘养女容易嫁女难。’”妈妈一本正经地更正。
赵小蔓开玩笑说:“妈妈,让你心里这么累,那时还不如把我扔掉算了。养大我,现在后悔了吧。”
在赵小蔓是轻轻的一句玩笑话,白玫听了却手一抖,居然把一根毛线针掉到地下去了。她头懵懵地弯腰去拣。
三国时,刘备在曹操麾下装孙子那一段,听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失惊落箸’。于是忙借口雷声掩饰。现在,白玫听到赵小蔓口中的一个“扔”字,当年卫生院里的一幕顿时浮现脑际,心惊手抖,棒针落地。虽说正是夏天,但是并没有打雷,于是,白玫只得讪讪地说:“人老了,不中用了,连根针也拿不牢了。”
赵小蔓是孝顺女儿,忙安慰妈妈:“没那么严重啦,我有时也会这样的。再说了,你又不老。”
白玫趁机又做女儿的思想工作:“你妈还不老啊,我的同学,就是我说过的那个杨俐阿姨,她的孙子都快上小学了。”
“妈,都说让我不要急的,怎么自己先急起来了?”赵小蔓笑。
白玫不好意思,讪讪地说:“老?,老?,不认老都不行了。”
真应了那句“不要急煞(急死),只要得法(赶巧)”的老人言,两天后的傍晚,赵小蔓一回来就喊:“妈,晚饭好了吗?”一边直往餐厅冲,一副饿坏了的样子,白玫跟在后面喊:“洗手,洗手。”
两人坐下吃饭。赵小蔓一边吃饭,一边嘴里说:“妈妈,你知道我今天碰到谁了?你再也猜不出来的。”
白玫笑眯眯地说:“我不用猜,你一会儿自己不就讲了吗?”
赵小蔓说:“我今天就忍住不讲。”
白玫说:“我猜你忍不到吃完晚饭,那些话呀,就会从你的鼻子里、耳朵眼里跑出来。”
赵小蔓听妈妈这样说,故意埋头吃饭,不说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