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送货(2 / 4)
回来对白兰说,等他们到家门口,发现钥匙不是自家的,进不了家门,准气得发神经。白兰说,你这个样子不学好,气得发神经的是我。白玫,你说白兰苦不苦,养到一个这样的儿子。”
白玫说:“白兰的儿子,他多大了?”
“十五岁。”
“这么小!”
“问题就出在这儿,白兰这是第三胎了,前面两个都没活下来,所以把他当个宝。”
白玫震惊:“前面两个怎么会没活下来的?”
妈妈说:“两个都是新生儿溶血症。”
白玫说:“新生儿溶血症并不是不能救活的啊,药疗、光疗、换血都行,怎么会连出两次问题呢?”
妈妈说:“唉,是白兰的命不好。”
前一天,听说白兰夫妻俩不和睦,儿子不好好读书,白玫已经深深地为妹妹难过。虽说姐妹俩这么多年形同陌路,但是,毕竟是一奶同胞的亲姐妹,现在听说白兰的儿子竟是这个样子的,白玫的心情更加沉重。
见白玫这样,老父老母的心里当然不好受,刚进门时的喜悦已经被愁容替代。好在白玫及时回过神来,她想,现在不是相对叹息的时候,再说,难过也解决不了问题。一个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也休想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它。
放下这事,白玫想起另一件重要的事,说:“对了,爸爸妈妈,你们现在这个时候来,午饭吃了没有?我都忘了问你们。”
妈妈说:“吃了,吃了。”
白玫说:“那在我这里吃晚饭吧。”
妈妈说:“不用,带我们看看你的房子吧。”
白玫说:“哎呀,我出去以后,你们一直坐在这里,都不动的?我说,你们还是老样子,知识分子的那一套,我家又不是别人家,尽管看,又不要紧。”
妈妈笑着说:“那也不行。”
三个人暂时放下了白兰家的烦恼事。白玫带着爸爸妈妈一间一间地看,看完了又来到上面一层看,最后三人来到露台上。俯首近观,车水马龙,行人如蚁;放眼远眺,各式楼房高低错落、新旧不一、鳞次栉比。最美的是江景:澄江似练,船儿如梭。
爸爸直感叹:“白玫,这房子位置太好了!视野开阔,风景如画。白玫,这房子真的比那些王府还好呢!”
白玫笑着说:“爸爸,你夸张了,这没有可比性么。”
爸爸说:“我知道,不能这么比,我是觉得这楼太好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妈妈说:“白玫,我知道你从小喜欢水,所以选个房子也能看到水。”
白玫说:“是呀,赵小蔓也是这样说的,她说妈妈你喜欢水,我们买的房子一定要能看到水的。”
妈妈说:“这孩子真不错。”
说到赵小蔓,白玫想,爸爸妈妈还没有见过长大以后的赵小蔓,她说:“爸爸妈妈,你们不知道,退休以来,我的厨艺大有进步,烧的菜越来越好了,晚上我做几个好菜给你们吃。”
听白玫要留他们吃晚饭,妈妈说:“不用,吃了晚饭回家就太晚了。”
白玫说:“今天就不要回去了,住在这里,这么急着回去干什么?”
其实,爸爸妈妈何尝不想住下来,和女儿多说说话,只是,这么久的疏离,而且当初是白玫受了委屈离家的,他们有点不好意思。白玫明白父母的心,所以,更加竭力挽留。
三人从露台下来,白玫就连忙捧出了一堆像册,让爸爸妈妈看。老夫妻俩兴致勃勃地翻看着,议论着,白玫和赵小蔓一张一张不同年头的像片,填补了他们这么多年对女儿以及外孙女印象中的空白,老人看得高兴,看得感慨万端,也就忘了提回家的话。白玫趁他们沉浸其中,就连忙去厨房做菜煮饭。
白玫正忙着,赵小蔓下班回家了,一见两位老人,笑着张口就喊:“外公、外婆。”
两老楞了一下,忙不迭地答应。
白玫听到赵小蔓回来了,忙从厨房里跑过来,笑着对赵小蔓说:“我还没有介绍,你怎么就喊了,不怕喊错人?”
赵小蔓笑嘻嘻地说:“我一看就知道是妈妈的爸爸妈妈,不会错的。”
白玫说:“那你说我象外公,还是象外婆?”
赵小蔓说:“妈妈长得象外公,可是又觉得有点象外婆,都象。”
三位长辈都望着她笑,白玫是自豪的笑,亲手把一个瘦得小老鼠样的婴儿养成一个健康漂亮、活泼开朗的大姑娘,能不自豪吗?而作为外公外婆,他们的笑容就有点复杂了,讪讪的是因为外孙女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没有伸过一根手指头,没有付出,当然没有成就感;开心是因为觉得赵小蔓对他们没有一点生疏感;而欣慰是因为感到白玫的云苦没有白费,有这样好的一个女儿。
赵小蔓见妈妈已经烧了三荤三素六个菜,说了句你们稍等片刻,就风快地出了门,不多时,就买了烤鸭、盐?鸡回来,说:“妈妈云苦,今天晚了,下次外公外婆来,我来烧菜,我的厨艺也还不错,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