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逃学(2 / 4)

加入书签

了父亲,因而由守寡的继母扶养成人的云大伟,从记事以来一直过着虽不窘迫却谈不上富足的生活,但他的潜意识里,却一直认为自己祖上必不寒碜,所以,当他在公园里听到一对少男少女的对话之后,立马触动心事,于是,暗自下定决心要找到自己的根。他认为,找到自己的根,除了让自己心安之外,对儿子、对孙子、乃至孙子的孙子、以至代代子孙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让他们有一种家族自豪感。

确定了做什么事,也就是行动有了目标,但是,该从哪里着手呢?云大伟又茫然不知所措了。

星期天,赵小蔓来了,云大伟灵机一动,饭桌上故意说起百家姓,并说不知道云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几。赵小蔓一听,答应尽快帮忙查一下。第二天,鸣九就告诉爸爸,赵小蔓查过了,云姓是当今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九位,人口不少,约占全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山东是云姓人口最多的一个省。

云大伟兴奋了,因为,父母去世早,关于云家祖上那只美丽的玉兔的传说,还是继母说给他听的。他记得继母说过爸爸祖上是山东的,但是,那时候他太小了,已经记不清继母说的祖上究竟是山东省的哪一县,更不用说哪一村,哪一庄了,就连山东这个省份,他也怕自己没有记对。现在,通过赵小蔓的查考,自己是山东人的后代,这一点大致可以肯定了,方向又明确了一点。

云大伟准备从山东人,特别是年老的山东人那里打听一下,哪个姓云的人家里有家谱,希望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他清楚地知道,这简直是一项大海捞针的工程。一来,他云大伟能认识几个山东人?况且,也并非每个山东人都姓云。二来,就算姓云的山东人,他家也不一定有家谱,即使有,也许象公园里那个男孩子说的那样,已经在中被毁掉了。第三,姓云的人多了去了,就算是云氏家谱也并不一定就是云大伟家的家谱。但是,云大伟不这样做,又能怎样做呢?因为,他想一个人做,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人说无巧不成书,正当云大伟想要查找云氏家谱的时候,一股寻找、修订家谱的风渐渐地刮起来了。人就这样,肚子才吃饱,就想到面子了。在那些用粮票、购粮本买米的年代,什么家谱!没人想到这些,人们的脑筋都用在怎样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这件事情上了。

改革开放了,一些人,特别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他们在满足了物质享受的同时迫切地产生了被尊重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怎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呢?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先尊重别人。如何具有内在的自尊心呢?增加底气。如何增加自己的底气呢?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听说传销人员有个方法,就是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大声说:“我是最棒的!”

他们集训时也齐声这样吼;而阿Q有个自我增加底气的秘诀,就是对人说:我们家以前比你们家阔多了。阿Q可以这样说,因为他是阿Q,但他的凭空吹嘘不是大家都想效仿的,特别是云大伟不想这样做。怎么办?找根据。拥有了上有阔祖先、名祖宗名字的家谱,那就是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了。

家谱可以让那些拥有显赫祖先的人底气大增,还可以让那些成功人士在家谱上留下他的大名、他的生平事迹,前者以祖先为荣,后者让子孙自豪。

家谱是如此重要,可以增强底气,让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满足自我的尊重需要;可以在百年之后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所以,一个成功人士,或者是想要成功的人士,家谱这种东西,怎么可以缺少呢?于是,找家谱成了一件人们吃饱饭之后的非常非常重要的大事。找着了,续;找不着,怎么办?事在人为,修!

世界上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都有从众心理,不过,可能是东方人特别是我们人喜欢中庸之道,而西方人比较喜欢标新立异的缘故,所以,相比较而言,好象我们国人的从众心理稍微严重了些。早年听说鸡血疗法有效,于是,男男女女,有病的、健康的,纷纷抽了小公鸡的血往自己肌肉里甚至静脉里注射。

听说老虎屎可以防病治病,动物园门口排起了长队。最好笑的是曾经有人看到几个人站成一个歪歪扭扭的象是队伍的形状,问也不问就站在后面,怕开口问人的一点时间队伍顿时长出八丈,到了弄明白了,哭笑不得,大喊秽气,人家是买棺材呢!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盲目从众,而要“择善而从”,不然,虽说不一定倒霉,啼笑皆非是少不了的。当然,大伙儿热衷于修家谱也不算盲从啦,让大家都有自己的家族自豪感是很好的事情,因为,家族自豪感不也是民族自豪感的组成部分吗?而且,家谱除了资料价值、文物价值之外,还具有教化功能呢。

一股续家谱修家谱的风刮起来了,风到之处,人们闻风而动。见人家攀龙附凤认了个光鲜的祖宗,见人家自以为有了家谱之后将自己的大名、生平事迹往上一填,就有望日后可以光宗耀祖而陡然眼睛长到头顶上面,不少自家没有家谱的人睡不着了。

他们,尤其是其中的乍富者忙碌起来了。做不成皇族的后裔,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