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发呆(3 / 4)

加入书签

种空泛的安慰话。

稍稍冷场了一下,秋贞刚想劝阿光不要着急,自己再帮他问问,忽然发觉阿光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她就把想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阿光迟疑是因为他自己也觉得,与秋贞几乎是初次见面,问三问四的实在有点唐突,但是,一个人的本性是很难改的,哪怕已经意识到了,还是没用。又顿了一下,他还是把梗在喉咙口的话说了出来:“秋贞,我还想起一件事想问你……。”

听阿光说还有一件事想要问她,秋贞望向阿光的眼神里不由得带了一点询问的意味,但是,她随即发现阿光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还吞吞吐吐地,于是就识趣地说:“你想看看我们家的菜园子吗?那里有些菜你肯定不认识,是外国传过来的呢。”

阿光说:“当然想见识一下,难道真还有我不认识的菜。”说话时不禁心中感叹:谁说漂亮的女人不聪明!

秋贞交待了女儿几句,就领着阿光来到了离饭铺不远处的菜园子。阳光下,菜园里生机勃勃,色彩斑斓,而且当真还有几样是阿光这个曾经的nong民不认识的新品种。阿光大呼小叫:“太漂亮了!这些菜,我多想生吃了它们。这个菜园真是比花园还要漂亮,秋贞,你太能干了。”

秋贞谦虚地说:“乡下女人,除了种菜烧菜,还会干什么。”

阿光说:“你可不是一般的乡下女人。”

这样的赞美话,秋贞从小到大,不知听过多少,但是,话从赵志昔日的同学嘴巴里说出来,秋贞听来觉得格外顺耳,格外受用。

秋贞用灿烂的笑容领受了阿光的恭维,然后问:“你刚才说有事要问我,什么事?”

阿光说:“我们全队的人都知道你阿爹有多宝贝你,他怎么舍得……让你嫁到这里来的?”

秋贞感慨地说:“是啊,我阿爹一直说,她的小女儿不是一般的乡下姑娘,所以应该过得比别人好。那些年,我也是这样想的。”

说到这里,秋贞苦笑了一声,接着说:“其实,我只是长得周正一点,其它的,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唉,想不到的是,后来,我的日子居然比谁都过得难……。

你刚才问我的,不是没有人问过,我知道还有些人想问,没有问出口,当然,人家怎么想,随便,我懒得说。不过,今天,我心情好,就全部说给你听吧。”

阿光开口问的时候,只是管不了自己的嘴巴,至于秋贞愿不愿意回答,他心里是没有底的。而眼下看秋贞的神态、听她话里的意思,并没有半点敷衍,这让阿光感动了。他的眼睛直眨直眨的,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因为,阿光记忆中的秋贞眼高于顶,眼睛里根本没有他阿光这个人的。

其实,说穿了也并不奇怪,就象有人为了倾诉不欲为人知晓的心事而找个树洞一样,秋贞之所以决定说出她心底的秘密,一个原因,是她暗暗怀念赵志这么多年,今日骤然见到赵志的同学,心底产生了一点莫名的亲切感,另一个原因却是主要的,就是往事闷在心里头憋得难受,阿光的耳朵此时就成了她需要的那个树洞。

两人站在菜园子里,清爽的乡风轻轻地吹拂着秋贞依然光洁的额头,额发微微飘动。阿光望着秋贞,脑子里浮现出秋贞年轻时的样子,两张脸一会儿重叠,一会儿分开。

人说他乡遇故知,可他们几乎是陌路人;人说久别重逢,可他们本来就没有交往,所以谈不上分别,当然也就无所谓重逢,可秋贞却要将她的秘密说给阿光听,这让阿光晕乎乎地,感动着。

用一双不再年轻的眼睛一直盯着秋贞看着的阿光发觉秋贞的目光忽然变得有些迷离,象是要望到岁月的尘埃里。他静静地等着,等着秋贞开口,他的眼睛里是他自己也弄不明白的希冀,按理说,自己早已过了对他人的事情好奇的年纪。

半晌,秋贞慢慢地、清晰地说:“其实,不光你奇怪,不少人都不明白我秋贞怎么会嫁到这里,还是一家这样的人家,这样的人。”

阿光不响。

“其实,要不是你们来插队,我也不会……,不会有今天。”

秋贞的声音并不高,但是却让阿光的眼睛忽地瞪大,心里一跳。

“记得那天吧,你和赵志来我们生产队插队,我们队里的年轻人都去小屋看你们。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一见赵志,就看上了他。”秋贞的声音忽然变得柔和而热切,好象重新回到了她如花的少女时代。

阿光眨眨眼睛,心里有一点迷糊,又有一点清楚。

“……后来,赵志死了,我执意要生下他的小孩,我对我阿爹阿娘说,你们不许,我就去死。我阿爹没办法,就让我躲在家里,直到生。可是,小孩刚生下就死了。然后,我阿爹硬要我嫁到海边这种穷地方,而且还是嫁给一个死了女人的小dz。他说,我有过那样的事,只有把我嫁给这种人,他死的时候才能闭上眼睛,因为,以后哪怕这家人家知道了我的事情也不敢对我怎么样。当然,我后来也是同意了的,因为,没了赵志,嫁谁都一样。”

秋贞说的嫁给小dz,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