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子欲养而双亲去,心茫然兮入狱(1 / 2)

加入书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或许这才是杨鲤现在的心情吧,想自己从小顽劣,少不更事,长大后更是游手好闲,好不容易心定了下来,想赚点小钱养活双亲,而双亲却被仇人杀死,父母为自己操心一辈子,而自己呢,对双亲对没有任何回报。

或许吧,人都是这样的,只顾着坚持自己脚下的路,却忘记身边人的感受,直到有一天,亲人不再了,这才后悔莫及。

天终于亮了,淡淡的血腥气和杨鲤的哭声惊动了附近的人,或许有人半夜就被惊动了,但却没有敢出来,笑话,那行凶的那可是杀人不见血的,自己还是莫管闲事的好。

终于有人报告了成都知府,成都知府李洪一听此事,勃然大怒,成都城在自己的治理下,颇为安定,别说命案,连偷鸡摸狗的事情也少了许多,这可得了,立刻差三班衙役前来命案现场。

三班衙役这一来,心就一怵,他们虽然是衙役,但也就是抓抓偷东西毛贼,收收进城客商的保护费罢了,哪里见过人命呢,好在,这三班衙役的捕头赵丰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清点了一下死亡人数,勘察现场。

酒中仙的伙计橱子全部死亡,此外还有杨太公,杨夫人,看的人们就是一阵叹息,杨太公杨夫人都是好人,从来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没想到却这么不得善终,难打是那杨鲤招来的仇家。人们思量着。

三班衙役开始搜查酒中仙,终于在主屋内发现一张纸条,上边写着那杨太公乃是二十年前的黄河大盗,自己偶遇此地,恰巧遇到此事,便为民除害了,不信的话,屋内地板下,便有那杨贼的赃物。

于是三班衙役便取来铁锹等无凭,撬开屋地,果然下边是空的,下面摆着几个大箱子,衙役们把箱子抬上来打开一看,里面果然都是些金银珠宝。遇到这等事情,衙役们不敢擅自决断,于是便报告了成都知府李洪。

李洪一听此事,也是一惊,想那黄河大盗,二十多年前,纵横黄河一带,打家劫舍,手中人命无数,引得正道无数侠义之士围堵,这才消声匿迹,没想到却出现在自己的辖区之内。李洪不敢怠慢,立刻起身前往酒中仙。

到达酒中仙之后,李洪首先验明了那些财宝,确实有些年头,而且其中有些,确实是二十年丢失财宝之人上报的,看来此事果然不假,李洪一声令下,就把那杨鲤押回了公堂,这就要升堂问案,只是李洪也有些思量,为何人都齐了,为何不见那瑶红,不过转念一想,一介青楼女子,有能翻起什么天来,而李洪却不知道,就因这一念之差,却引来无穷的后果,此事后话不停。

却说李洪李知府升堂问案,问的乃是那黄河大盗之子杨鲤,那杨太公杨夫人早已经死亡,死无对证,唯一的活口就是这杨鲤了。

可那杨鲤哪知道这些事,咬死了牙关不说,杨鲤心中也明白,如果认了,不仅思路一条,连父亲母亲的清白也不保,如果不认,或许还有转机,自己已经不孝了,却也不能让父母失了清白。奈何那李洪一口咬定杨太公贼人之名,而兼杨鲤四废公子之名,于是便是一顿板子落下。

杨鲤虽然身强体壮,但皮肉之躯,又奈何的了那衙役之棍呢,直打的杨鲤皮开肉绽,血肉飞溅,昏死了好几次,却从不招供,直气的李洪大骂。

最后李知府想了一个办法,待到那杨鲤昏迷之时,使人拿着杨鲤的手按了手印,看着供词,李知府这才露出笑容,立刻写了折子,遣快马送往刑部。

原来这成都知府李洪就是弈剑阁李宁的父亲,那一年被弈剑阁门主救下,李宁被带往弈剑阁学艺,李洪则继续进京赶考,恰好中了进士,这些年,一直做官,为官还算清廉,只不过黄河那一幕一直挥之不去,这些年,李洪一直在打听那贼人的去向,奈何杳无音信,直到前几天,李洪去买杨鲤酒的时候,这才发现那贼人一直躲在成都,回去之后,李洪立刻修书给弈剑阁,得到了李宁的回复,所可以了结这一段因果,这才引起的醉道人还情。而那夜,李洪本想杀死杨鲤全家,奈何杨鲤却被谢琳救下,后来李洪打听到,原来那谢琳和杨鲤有一段执念,但是李洪又不想留下后患,这才想了一石三鸟之计,在杨家地下埋上财宝,一是诬陷杨太公清白,二是为自己地盘上出现人命开脱,三是杨太公之罪,乃是株连九族的,这杨鲤自然也不例外,即使你是修仙之人,也是不能插手朝堂之事的,至于杨太公是不是黄河大盗,李洪认为,反正他劫了自己,也算是大盗。

多了几日,那刑部回了批文,定那杨鲤秋后问斩之罪,李洪这才舒了一口气,只不过,现在已经过了秋后问斩之期,又得让那杨鲤多活了一年。

当杨鲤醒来时,却已经身处大牢,屁股上火辣辣的疼痛着。

说来也巧了,这死牢的狱卒竟然是杨鲤少年的玩伴,只不过好吃懒做,做啥也不行,这才托人找了个狱卒的工作,奈何普通牢狱的狱卒人人抢着做,而死牢却无人问津,这人倒也洒脱,选了个死牢狱卒,要知道,死牢不如普通牢狱,普通牢狱,隔三差五就会有探监的,作为狱卒,也能捞点油水,而死牢,近几年没有命案,也怎么会有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