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后事(1 / 2)

加入书签

院子里果然人头攒动,拿着锅碗瓢盆的,扳着桌椅板凳的,甚至还有人抬着烧焦一头的木制大床……这是怎了?并且众人看见她,都点头哈腰,鞠躬作揖微笑,似有天大的感激尽显于眉梢。

沈苏贞迷惑不解,揽住迎面走来的一位老者:“大叔,你们这是?”

看出了她的疑惑,老者微微颔首,解释道:“姑娘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大火烧了大半个平安镇,如今我等被烧了房屋的都无处可去,沈公子心地善良,宅心仁厚,可怜我们无处安身,特意收留我们再此暂居,有朝一日我们修葺好家园,定会及早搬出,绝不会叨扰了二位的清净。”

沈苏贞听罢,才知原来如此,连忙宽慰老人:“小女子连日里身体不适,昏睡不醒,还没听哥哥说过,方才听老先生说起,心想如此这般,甚好。承蒙乡亲们不嫌弃,只要是住得下的,想住多久都可以。”

正说着话,沈苏贞眼睛余光飘见一道熟悉的身影越来越近,登时脸红到耳根。

沈玉弘眼角闪过一丝喜色,之后若无其事的走到她跟前说道:“乡民们无处安身,先让他们来家里暂时住上一阵,贞儿可有异议吗?”

“全凭哥哥做主就是,我倒无防。”沈苏贞思忖着乡亲们都是朴实善良的人,想来也没什么不方便的,就答应了。

“贞儿感觉好些了吗?”沈玉弘关切的问道。

“什么?”沈苏贞正望着烧焦的物品发愣,心想不知道现在外面怎么样了。自从那一日救火回来,她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昏睡中度过的。

“我是问你感觉怎么样,前些日子你一再晕倒,怕是虚弱到了极点。”沈玉弘耐心的重复道。

“哦,没事。一觉醒来,感觉好多了。哥哥要是不放心,我就给自己开几副汤药调养调养,你觉得呢?”苏贞咯咯的说。

之前的尴尬减去了不少,有些事情,没有人提最好,就当没发生过。他还是她的亲哥哥。

“好啊,那就让小神医为自己开几副药好好补补吧。还有啊,想吃什么尽管说,哥给你做,看你瘦弱的样子,怕是风一吹,你就飞了,到时候我去哪找你啊!”沈玉弘一边是疼惜,一边是讨好,最不忍心看见她难过的样子,她笑了,他才会安心。

苏贞知道哥哥的用心,便挤出一点微笑也算是安慰他。

“对了,哥,爹和娘的房间,空出来吧,我不想让别人住进去。”苏贞突然想到什么,认真的看着沈玉弘说道。

她有她的计较,说她小气也好,她只是希望自己想念他们的时候,能有个去处。

“嗯,好。”沈玉弘对她言听计从。

“哥,等以后有空了,我陪我出去走走吧?”苏贞用询问的眼光看着他说。

“好啊,整天憋在屋子里也不好,我带你出去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对你的恢复也是有利的。”沈玉弘满心欢喜答应了这个提议。

不知不觉间,已经是仲夏了。

阳光很暖,透过漫天的树缝斑驳的投射下来。

外面的空气清新舒畅,苏贞在家里疗养了一段时日,平日里也很少出门,现在竟忍不住深呼吸了几下,顿时觉得头脑清醒,浑身自在。

自从那场大火过后,平安镇的瘟疫竟然奇迹般地没有了,也许是病原体都被高温灭活了。但是每每想到那场灾难给平安镇带来的伤害,人们还是心有余悸。

一场瘟疫夺走了平安镇半数以上的鲜活生命。

一场大火又燃尽了一半以上的家宅物品。

此时的平安镇百废待兴,勤劳的人们正正忙碌着修建房屋,重建家园。

河边有两排高大的老杨树,沈玉弘和苏贞一前一后的走着。

“哥哥今后有什么打算?”苏贞过了几个月修养生息的日子,平淡如水,无聊极了,家里除了他们兄妹,也无旁人,在他们家借居的乡邻们白天忙着建房整田,晚上回去累的倒头就睡。

“暂时能有什么打算,过一天算一天吧。等为爹娘守孝结束,我便去江南贡院参加会试,眼下该是好好看书的时候了,只有顺利通过会试,才有机会参加殿试,面见皇上。”沈玉弘说着,眼里冒着金光。

“呃……什么是会试?”苏贞哪里懂得这些,当初历史课学的一塌糊涂,现在终于露出短辫了。

沈玉弘并未觉的惊讶,看着她认真的解释道:“会试就是在乡试中脱颖而出的举人,参加的每逢辰、戌、丑、未年的春季,举行考试。以往各届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与国子监的监生也可一同应试。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出会元,即贡士。贡院便是会试的考场了。”

苏贞微微点头,似懂非懂:“那哥哥考过乡试了?”

沈玉弘看着她微笑,无奈的点点头说:“看你那个记性!小小年纪怎生倒像是老人家,我十二岁那年过的乡试,还是第一名呢!怎么你又忘了?哦……对,我还没说完呢,会试结束以后,选中的优秀者将有机会参加皇帝亲自出题的殿试。及第者分上、中、下三甲,前三人赐进士及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