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启程前奏(1 / 2)

加入书签

三年过的很快。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守孝的这三年里,苏贞和沈玉弘一样,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看书上了。不同的是,沈玉弘看的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乎者也之类的,而苏贞则是看完了沈浩友生前收集的所有医学典籍和一些疑难杂病的病案。

期间有附近的乡邻生了病来沈家求医问药的,苏贞也都一一瞧过,开出合理的药方,治病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以前沈浩友在世的时候,为了不站在风头,不引起疑惑,她是不便独自行医救人的,一方面她虽然从小跟着沈浩友耳濡目染,但在外人看来,她还是不够资格单独行医施药;另一方面,枪打出头鸟,虽然古代民风淳朴,很少有人滋事闹事,但是万一有一个,她还真是吃不消的。沈浩友是老大夫,轻易不会有人闹事,但是她苏贞就不一定了。弱小的人,总会遭人欺负。

现如今沈家只有他们兄妹二人了,既然病人肯来到沈家求医问药,那自是冲着她才来的。况且苏贞本来就是五年的中医药大学科班出身,行医救人本就是她的职责,所以病人来了,她也就不再推脱……

三年后……

壬辰年,春。

之前住进沈家暂时避难的人们都一波一波的搬到他们亲手建好的房屋里,看着他们临走时满足的样子,苏贞不禁一阵感慨。人原来是那么的容易满足,有时候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处啊!

经历了三年的修整和重建,平安镇如今已经恢复了昔日的面貌。若是没有人提起,人们似乎都快要忘了,这里曾经遭遇过大灾难。但是不提及并不真的代表忘记,人们只是选择把灾难牢记在心,从此过上新的生活,如此而已。

灾难带给人的疼痛,从来都不是为了让人有事没事,就拿出来凉晒、给人同情的,而是为了让人们更懂得珍惜,更懂得坚强。任何时候,懂得学会利用苦难而成长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阳光明媚,微风在平安镇的上方轻轻的吹着,伴随着初升的旭日,带给平安镇一派祥和宁静的气象。

锦绣巷依然是最热闹和豪华的商业区,各行各业的人们一大早就开始忙满足的碌着,各家的门前的招牌在欢快的卖叫声中,比试着,炫耀着,一家比一家挂的高。嘚嘚的马蹄声提示着快节奏的生活,来往的商人住进招待周详的客栈,说笑着讨酒吃肉……

苏贞正在院子里晒制草药,突然想起什么,急忙冲书房的方向喊去:“哥,今年是壬辰年,眼看春试(即会试,因在春天举行,故也称春试)不到一个月就要举行了,不知道哥哥书看的怎么样了?”

沈玉弘自信满满的说:“早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天来临了。”

沈玉弘的自信也不是毫无道理的,这些日子来,他孜孜不倦,用功读书也是苏贞目睹过的。

“从这里到江南贡院坐马车少说也要半个月的路程,哥哥要是准备好了,不如我这就帮你收拾好行装,你随即就能上路了。”苏贞知道沈玉弘等这一天等了太久,恐怕他早已是迫不及待了吧。

“嗯,好啊……不好。”沈玉弘说到一半,又辗转改了口,弄得苏贞一阵迷糊。

“哥哥这是怎么的,是好还是不好呢?”苏贞疑惑的问道。

“不是不好,只是我突然想起,曾经答应过妹妹,等过了孝期,就陪妹妹回一趟河东老家的……”沈玉弘原来是突然想到这事,才改口的。

苏贞一听,看着沈玉弘笑着说:“我道是什么,原来为的这事,哥哥不说我还真给忘了。这有什么,哥哥只管去参加考试,我一个人回去就是了,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能走丢了不成?”

“你一个人,我不放心,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沈玉弘认真的看着苏贞。

“噗,哪那么多坏人啊,我看哥哥是多想了,放心吧,我已经长大了。”苏贞安慰沈玉弘道。

看来古时候的女人还真是矫情,苏贞心想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漫说是要离家几百里,独自行十几天的路程了,就连大门二门都有人不曾迈出的。想想都觉得汗的慌,不憋死人么?

想当年她上大学的时候,一个人拎着背包,独自出游,连续五天去过五个城市,这有什么,有钱就行了!

“你?行吗?”沈玉弘一方面不放心妹妹,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三年一次的考试,错过了就要再等三年,眼看自己快到弱冠之年,读书要趁早,他哪里消耗得起?

“放心吧,哥,我一个人没问题的。”苏贞眼珠一转,调皮的向沈玉弘摆了个ok的手势。

苏贞做出的新鲜手法,弄得沈玉弘不禁大笑道:“哈哈,你真调皮。”

“嘿嘿……哥哥这下放心了?”苏贞借势追问道。

“呃……还是不放心。”沈玉弘知道他这个妹妹金贵的很,当初他爹疼他疼的最狠,万一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他怎么向九泉之下的两对老人交代呢。

顾盼流转,美人顿时心生一计,兴奋的说道:“哥哥不放心,无非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