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琼林孽缘(1 / 2)

加入书签

新科状元沈玉弘游街归来,换好时常穿的衣服,率同科众进士浩浩荡荡,赴礼部特设的琼林宴。

席间,六部官员一一道喜,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皇上自是乐的合不拢嘴。

礼乐奏鸣,舞姬们卓美的舞姿一次次赢得叫好的掌声,一舞作罢,只听见有人大手一拍,舞姬便下去领赏了。然后一个抱着古琴的女子,纤纤玉步来到演奏场地中间,缓缓起势,弹奏出一曲古琴名曲《平沙落雁》。

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之意。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太子萧逸坐在皇帝身边不远处,仔细的听着这首熟悉的曲子,眼中柔光闪烁,感慨不已。

他的思绪飘飞到三年前,大概也是这个时候……

他的父皇设宴招待及第进士,他在宴会上遇到风华绝代的秦羽裳,她坐在演奏场的中央,婀娜多姿,抚琴拨弦,却拨动了他的心。

时空变换,如今场景依旧,而物是人非,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三年,但是萧逸每每想起秦羽裳的死,他总感觉到愧疚。

若不是他看中她,若不是他俩身份悬殊,若不是他的母后极力拆散……那么,她也不会死,他的心头,也不会永远留有一块血痂……

萧逸看着抚琴的女子,仰头灌下一盏清酒,喉结蹿动,他手握金樽,再倒酒,再一饮而尽……

对面,萧逸的哥哥煜王爷满眼关怀的看着他,生怕他有什么闪失,也生怕他一时不受控制,乱了场面。

煜王爷是皇上的长子,而萧逸是嫡子。他们兄弟虽不是一个母亲生的,但情分一点都不比一母同胞的兄弟少,反而有过之。

萧逸的生母刘氏,是皇帝的当太子时的正妃,也是老丞相的长女。早在生萧逸之前,还有过一个皇子,但是小皇子体弱多病,不幸夭折。皇上登基之后,才娶的萧煜的母亲蔡氏,蔡氏生了萧煜不久,刘皇后也怀孕生了萧逸,后封为太子。

如此说来,萧煜也只比萧逸大了一岁多点。

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完全是两个极致。萧煜不问朝政,也不想当什么皇帝,他风流不羁,至情至善,一生不为戎马,只为红颜,只想当一个逍遥王爷,吟诗作对,红颜相随。

而萧逸却天生是块当皇帝的好料子,他器宇轩昂,八面威风,做事缜密严谨,颇有帝王风范。

秦羽裳原本是煜王爷府里的琴艺,他们二人因琴结缘,也因琴相知,彼此视对方为人生知己,却从来没有过非分举动,二人相互敬仰,常常结伴出游。

要说煜王爷对秦羽裳没有友人之外的想法,那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当一切才刚刚开始,还没有来的及去体会其中的甜蜜。

一天皇上闲来无事,便出宫找这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儿子下棋。来的不巧,秦羽裳正在为萧煜弹奏一曲《霓裳羽衣曲》,还说笑着讲述自己闺名的来历,正是出于这首宫廷名曲。

皇上突然来袭,却没有命下人通报,着实令萧煜十分不悦,但是对于自己父皇的这个举动,他只能忍受,别无他法。

皇上看秦羽裳古琴谈的绝妙之极,便有意征召她入宫,为了填补萧煜的愤恨,皇上封她做了女官乐师。

说来也是命,萧煜当时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进宫,就是她踏上归途走上黄泉的捷径。

三年前的琼林宴上,萧逸对她一见倾心,而秦羽裳怨恨萧煜没有在皇上面前出言挽留,是为默许她入宫,从此便对萧煜心生怨愤。

恰逢当时,太子萧逸对她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秦羽裳聪慧过人,颇有自知之明,念于她与太子两个人身份悬殊,开始她是决然拒绝。但是再冰冷的心,也经不起热血相融,且秦羽裳素来漂泊流离,更是经不起别人对她的好,一来二去,长此以往,秦羽裳便不计一切,芳心暗许。

于是两个人开始了一段注定没有结局的孽缘。

而故事的结局,也成就了秦羽裳这个敢爱敢恨,为爱牺牲的烈女形象。

纸包不住火,况且是一场熊熊燃烧的旷世奇缘之火,萧逸频繁私会秦羽裳,又岂能遮得住幽幽众口?很快,太子萧逸和乐师秦羽裳的恋情便传到了当朝皇后的耳中。

刘皇后是萧逸的生母,自然是不会允许他任意妄为,放着举国好人家的女儿不要,偏偏爱上一个风尘女子。

刘氏身为皇后,自是看中正统血脉,顾忌皇家颜面,像秦羽裳这样的女子,哪里配的上当朝的太子,来日的君主!要是让她当了储妃,有朝一日凤冠加冕,她掌管凤印,执掌后宫,又怎能服众!

所以刘皇后想尽办法,明里暗里,处处找秦羽裳的错,以期能找个错处,赶走秦羽裳。但是秦羽裳也不是吃素的,她知道有人故意找她麻烦,所以凡事都尽量做的天衣无缝,不给人有抓她把柄的机会。

为此,萧逸也多次力挺秦羽裳,多次和刘皇后闹翻,弄的后宫人人都知道,太子萧逸为了一个女乐师,不惜和自己的母亲作对。

一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