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风从东方来(1 / 2)

加入书签

到十二月,阉党元老,工部尚书吴淳夫、兵部尚书的田吉、太常卿倪文焕、左副都御史李夔龙,左都御史周应秋全都被捕下狱,同他们一起被捕的还有几十个大小官员,一时间,诏狱里被塞的满满当当。从这些官员家里查抄出来的银子,王承恩报给崇祯的数字是一千八百七十九万两。

“皇上,这是被捕下狱者的名单,一共是六十六个人。请您过目。”

崇祯接过名单,还是内阁草拟的那份,被捕的人都被红笔圈起来了。

“嗯,干得不错,不过么,事情这才算开头呢……”

“呃……还请皇上示下……”

“这些人抓到牢里,不要一砍了之,保住他们的命,让他们写一份悔过书,然后放他们走。”

“啊?这……皇上,这是为何啊?”

“这叫……仁政,明白么?哈哈哈哈……”崇祯阴测测的笑着,让王承恩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过了两天,之前被抓进诏狱的大官们,陆陆续续的又被放了出来,连同他们的家人一起,回到了宅子里,虽然宅子里已经像水洗一般的干净,但不少人还是激动得流出热泪,只要命还在,一切都可以重来……

工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左都御史、左都副御史等等一批官职都空了出来,自然不能让它们一直空下去。于是正月里,崇祯下令,举行庭推。

“兵户工及总宪之职不能久闲,诸位有什么好的人选,大可推举一番。朕酌情任命。”

崇祯的话一说完,底下的群臣就叽叽喳喳的吵吵起来,争论的无非是谁有资格坐上那几个位子。

过了一会,崇祯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就让王承恩后了一嗓子。

“肃静!~~”一声浓重的公鸭嗓之后,整个世界都清净了……

“诸位,都有结果了么?”

没有想象中的激烈争论,底下的人一片沉默,让崇祯略显尴尬。

“呵……怎么,都吓傻了?怎么没人敢说话了?”

内阁首辅黄立极站出来解释道,“皇上,臣等以为,天子当独断乾纲,臣等皆以皇上的旨意为是。还请皇上明发中旨。”说完一鞠躬,又退回了队列中。

“乾纲独断是么?我看是你们怕得罪人吧,啊?内阁的爱卿们都听好了,这几位尚书要是选不出来,那这担子就该你们内阁挑了,朕是不会坏了庭推的规矩的。”

“陛下,庭推本来就有违祖制,还是请陛下乾纲独断吧……”阁臣李标站出来劝道。

“祖制?嘁,少跟朕说什么祖制,朕只知庭推自神宗起便不曾偏废,尔等就算说破大天,朕也不会改主意。”

大臣们一看皇帝如此固执,没办法,只好一齐跪下,“请陛下乾纲独断!”

崇祯盯着他们,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顾虑什么,不过他也不打算妥协。

“行,你们不选就不选吧,以后这三部的担子,内阁挑,总宪和副宪你们也不选,那就取消好了,以后御史上疏直接入通政司。满意了吧?”崇祯说完,也不管大臣们作何反应,自顾自地离开了,旁边的王承恩赶紧喊了声“退朝”,急急忙忙的跟了上去。

底下的大臣这下全都傻了眼,特别是内阁的阁臣,更是脑袋震得不轻,兵部,户部,工部,三个最有油水可捞的部门就这么直接归内阁管了,看起来是好事,可事实上呢?内阁的工作量大了不说,光是这责任就增加了三倍。以前出了事情,内阁还能往六部身上推,这下要出了事,内阁就只能自己扛着了,一个不留神,那就得回家养老去……

下了早朝,回到内阁里,黄立极坐在椅子上,一脸的疲态。可还没等他爸凳子坐热,一个小太监就跑了进来。

“黄阁老,皇上请您去勤政殿。”

“啊?好吧……老臣这就去……”

勤政殿里,崇祯倒是挺悠闲,找来一幅字画在那装模做样的品味。

“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给黄爱卿看座。”

“微臣谢过皇上。”

“老爱卿,从今以后,内阁的担子可就大了,你有什么想法么?”

“皇上,您还是定一个三部的人选吧,不然内阁真的干不了这么多事啊,会出乱子的!”黄立极一脸的忧国忧民。

“朕知道,内阁现在就六个人,干这么多事是难了点……”

“谢陛下体谅……”黄立极松了口气,终于说服皇上了……

“那这样吧,朕给内阁里再加几个人,人手多了应该就没问题了吧。”

“啊?!这……这……”黄立极差点没从绣墩上跌下来,人手不够是次要的,怕担责任才是关键呐,崇祯这倒好,一个避实就虚,就把老头子给绕了回去了……

“怎么?爱卿还有别的事么?”

“敢问皇上……要向内阁增派哪几个人呢?”

“哎哟,这朕还没想好呢,这样吧,朕决定了就把中旨发给你。”

黄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