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京畿之战(四)(2 / 2)
二哥,等等我啊!”
那队明军正是皇家教导师,皇太极自京师撤围后,崇祯立刻命令教导师向蓟州敢去,两天前教导师抵达蓟州,却接到了通化的急报,说有一股后金军在向喜峰口移动。于是,教导师立刻启程前往喜峰口。
“师长,前面有几个友军在接近。”
“别管他们,多半是哪里的明军哨探。”
“师长,不像啊,这几个人好像都赶了好久的路的样子。”
“师长,我去看看吧。”一个警卫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
“小心一些。”
那警卫策马迎着三个求援的明军跑了过来。
“来者何人!报上你们的名字!”
“大人止步!我们乃是马兰峪的守军!”
“马兰峪的守军?!那你们怎么会在这里?该不是逃兵吧!”
“大人误会!我们是来求援的!”
“求援?!”
“是啊,大人!我们……”
“等等,跟我走!”
警卫员把三个人领到了何向荣的跟前。
“师长,这几个人有紧急军情要向您汇报!”
何向荣望了他们一眼,“说吧,什么事。”
“大人,求求您开去马兰峪救救咱们晋军的两万弟兄吧!”大哥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向何向荣磕头。
“马兰峪?马兰峪怎么了?”何向荣有些纳闷。
“大人,鞑子把马兰峪攻破了啊!现在只有咱们关宁军的两万弟兄还在苦苦支撑,大人您赶快去吧!再晚一刻,总兵大人恐怕就支撑不住了啊!”
“你说鞑子主力在马兰峪?!”
“是啊!大人!您快去吧!”
“快,小陈,去传令,向马兰峪急行军!天黑之前一定要赶到!”
“是!师长!”
命令迅速在教导师中传达,部队紧急左转,向着马兰峪奔跑起来。
酉时,教导师总算赶到了马兰峪外五里,只见城关上一片寂静,后金军与明军泾渭分明。
“李大壮,这是怎么回事?”
“大人,咱们关宁军就在那里,鞑子攻下城门后就没再对咱们猛攻了,好像是想把咱们困死。”
“扯!别是你们的总兵大人投降了吧?!”
“大人,您这话说的就不地道了,总兵大人是什么人咱们心里都是明白的,他绝对不可能投降!绝不可能!”
“那也不能大意。让先锋团去试探试探。”
“是!”
两千明军离开队伍,迈开脚丫子向城楼跑去,一刻钟后,明军已经到达了城外两里,后金军还是没有攻击明军。
“去,向师长报告,前方一切正常。”
片刻,又有四个团的士兵开始向城墙移动。一刻钟过去,1万人马汇合,开始向城关接近。忽然,城楼上一片号角响起,低沉的号角声穿透了城上城下每个人的灵魂。
“敌袭,敌袭!快!结阵!!”副师长李科高喊着。
城门轰然打开,隆隆的铁蹄声响起,地面开始颤抖起来,一队又一队的后金骑兵从城门中鱼贯而出。明军士兵在雪地里连滚带爬的好不容易结成了五个大的空心方阵,长枪在前,火枪在后,最后一排是弓手兼刀盾手。
“曼古歹!!”领头的固山额真高叫着,取下弓箭握在手中。
“长矛手蹲下,火枪手瞄准!弓箭手准备!”
“放箭!!”
“开火!!”
两支队伍几乎同时下令进攻,顿时明军阵地上笼罩在一片白色烟雾中,后金军的箭矢破空而下,刺向明军士卒的胸膛。
“咳咳咳,呛死我了。副师长,咱们这个方阵是应付鞑子骑兵冲锋的,不是应付鞑子放箭的啊!”一个参谋向李科抱怨。
“废话,这种事情我也知道!可是咱们都应付鞑子骑兵马射的阵型么?!!”
“那也不能这么站着挨打吧!”
“放心,鞑子的箭再多也有射完的时候,他们总会冲锋的!”
明军军阵中,由于烟雾的遮蔽,后金箭矢的命中率并不高,但是不断落下的弓箭还是让士兵们有相当大的压力。
“妈的,班长,鞑子的弓箭不要钱么?射了这么久怎么还没射完?!”
“你他妈给我闭嘴,你瞧瞧这么多人,谁他妈跟你一样这么多废话?!”
“可是班长,我的箭都射完了!”
“那就到前面去扛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