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七七四十九刀(3 / 4)

加入书签

肢体带内脏,总共七七四十九件,高低错落,让整个房间变成腥臭怪异的红色丛林。元公子进入西华帮总舵这一个时辰,倒有大半工夫花在了整治周帮主,。

房梁上虽然“挂满了周帮主”,却独独缺少一颗头颅,元公子提着它出门了。那时街上已经围满了人,都呆呆目送这个血人提着血淋林的头颅一路走到了府衙。

元公子是去自首的,面对知府,将八年前的事,还有最近他报仇的所作所为向知府细细陈述,师爷逃跑不及被元公子一把扯回来,慌得笔都拿不住,哆哆嗦嗦写了案情。

元公子最后请知府判决。

八年过去,知府早已换人,现任知府面对如此凶残的杀人恶魔,吓得体如筛糠,喊衙役又喊不来人,再瞥一眼元公子手中滴血的宝剑,结结巴巴判他报仇无罪。

没想到元公子听说自己无罪,双眉倒竖:“我杀这么多人,竟然无罪?欺软怕硬,你也是个狗官!”说完挥起一剑就将知府砍了,随后瞥一眼裤裆尿湿的师爷,扬长而去。

接下来,当年判案的知府老爷也在家乡被杀。没过几天,有人看到埋葬元家灭门案死者的坟地出现了一些祭奠用品。走近一瞧,吓得三魂出窍,周二狗和前任知府的脑袋并排摆在元老爷和梅香的坟前,已经生了蛆虫。而那位引发了此事并最终也死于血案的正室夫人,则被人从坟中挖出,骨骼都给击得粉碎。显然,这是元公子整个报仇过程所做的最后一件事。

后来,元公子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官府悬赏通缉的要犯,各处路口都张贴着他的画像,那断臂特征又明显,偏偏他还不躲不避,公然挺着断臂四处行走,于是便经常有人向官府通风报信领赏银。而地方官最怕的就是遇到这种来领赏的闲人,不是舍不得银子,而是这代表着一次审判的来临,独臂元公子对他们的审判。

元公子每到一处,只盯着两种人:地方官员和帮会首领。只要他在民间四处查访,得到的结论是官员与帮会沆瀣一气欺压百姓,特别是曾经害死人命,他必会出手,杀官,灭帮,然后飘然而去。他为自己报仇之后,还要为天下万千像他一样遭遇却无力报仇的人报仇。

后来许多帮会看官府无力对付元公子,便联合起来请出高手围捕,几经激战,都被武功高强又机警的元公子全身而退,于是他们想出另外一个法子,将手下人铺散开,全力盯住“独臂人”的行踪,凡是地盘里出现独臂人打听当地人与事,务必在他可能到达之处用帮会成员替换普通百姓,即便有百姓留下,也是受过威胁的。

结果,元公子从此很难听到真实消息,仅仅因为虚假的良好口碑错过恶人也就罢了,有时还会被恶人拿假消息借刀杀人,用来除掉仇家和对手。

很快元公子就发觉了这一点,但他孤掌难鸣,不好判断面前的人真实身份,也不知其有没有受过威胁,说的话是否可信。于是他渐渐地对此事失去了热情,最终销声匿迹。

******

何榘融合给白鹏的记忆,对元公子的印象到此为止,但那时他被称为“独臂侠”,“秦岭残龙”的外号还没诞生,所以白鹏起初听到这四个字没有任何反应。

在当初无敌于天下的何榘看来,“独臂侠”只是江湖上一个有血性也很有趣的后起之秀,仅此而已。但这些记忆经过了白鹏的情感加工,却成为一个英雄侠客的热血传说,令他钦佩神往,一腔热血也随之沸腾。

何榘听到的只是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中间难免会有渲染失实,例如那七七四十九刀,只剩一只手的元公子未必能在半个时辰里做完那些事,但再怎样夸张,故事的原型实质必然差不了太多。

就像白鹏那些故事,百姓期待这样的英雄,就会将英雄传得越来越伟大,最后连白鹏自己都被自己那些惩贪官除恶霸的故事惊得目瞪口呆。可不管怎样,惩贪除恶造福百姓都是白鹏的初衷,他一直在为此努力,真心想做这样的人,百姓绝不会随便拿一个鱼肉百姓的恶霸当英雄传颂,这才是关键所在。

如今白鹏有势力,有决心,正好弥补了秦岭残龙当年势单力孤的短处,而白鹏缺的是一个志同道合,又武功高强的助手,好看的小说:。现在他手下的,要么武功高却只关心帮会和个人的发展,要么虽有善心却缺乏武力或能力,以至于惩贪除恶之事只能白鹏自己亲手去做。

如果招揽残龙作了助手,两人势必成为绝好搭档。尽管残龙已经四十多岁,算是武林前辈,可白鹏融合了何榘的记忆在身,自然而然就有些居高临下的俯视感,不觉得让前辈做手下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甚至在心里通过何榘的记忆评论残龙的时候,不自觉地将残龙称为“小家伙”。

如今秦岭残龙还有另一个身份,也是白鹏需要的,那就是“魔教大员”。他在魔教地位肯定不低,白鹏正迫切渴望与魔教接头,共商对抗玄武会之事,残龙可谓是“送货上门”。

想到这里,白鹏又转头去问曲寒,秦岭残龙的近况及其在魔教的位份。

前面故事讲得虽长,白鹏从记忆中撷取这些片断并作思考,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