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考试一(3 / 3)
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
情之同处即为性,舍情则性不可见,欲之公处即为理,舍欲则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灭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绝欲,惟期寡欲而已。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
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
人生原是傀儡,只要把柄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捉掇,便超此场中矣。
“地母大人,这是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阿浪对着远处殿宇,躬身一礼道。
良久之后,地母悠悠道:“男娃娃,继续说说你对修行的理解和认识。”
阿浪连声答应,又是躬身一礼,随后缓缓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