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扫盲教育学堂(1 / 4)
第118章扫盲学堂开办
人未回, 声先道。
扫盲教育时间紧迫, 秦王虽然没有接受让‘古秦文’成为秦国第二文字的奏折建议,但却将其纳入了考学题范围, 尽管不是重点, 可如果士子们想靠考试出头,就得略有涉及。
因此, 魏秉郡在得到圣旨后,马上就以为国效劳, 为澧城士子着想的名义, 快马加鞭先送消息回去。
唐钰得到消息后,高兴不已,马上就跟衙门其他人商量着手安排,写了告示贴到大街小巷和各村通知。
“差爷,这告示说的啥啊?咋还让各位差爷亲自来咱们村通知呢?”
城里识字的人多, 告示不需要过多讲解, 自会有识字的寒门士子帮忙解答。但村里就不行了,大分部村庄基本全文盲,只有少数村里有识字的,所以不得不让衙差亲自到场。
如此,村民们就惶恐嘀咕,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要衙差亲自过来说。
“是好事, 大家别担心。”
办事的官差知道百姓畏惧官府, 首先安抚, 省得大家惶恐不安,等下听岔了。
“……大王已将古秦文纳入了考学试题范围,我们澧城的名士翁公们对这门学问非常感兴趣,又想此番宏迹是在咱们澧城发现的,因此筹集了不少金银,准备将这等荣耀发扬光大。”
“官府准备在个城镇和村庄选址设立学堂,专门教授古秦文字,所有人无论孩子还是大人,男女不限,都可以免费来学习,不用教束脩,另外5-13岁的孩子学堂还会提供午晚两顿饭食,但前提是必须认真学习,通过先生考核,谁要是把孩子送来浑水摸鱼混饭吃,严惩不贷。”
因为秦王并未允许古秦文成为秦国第二文字,唐钰也没办法发布强行百姓学习的告示,只能尽量利诱,再想其他办法。
就算学堂是免费的他估计也不会有多少大人来学,成年人要忙着赚钱生活,谁会浪费干活的时间来学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的书?所以此次招生目标,仍旧是孩子。
5-13岁的孩子在家干不了太多活,学堂提供免费饭食,但凡不需要孩子撑家的人估计就都愿意把孩子送过来了。
毕竟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里家家户户孩子多,能够节约几顿粮食简直就是好事,之前招生的时候,也是这般才有效果的。
“大家也不要觉得学古秦文没有用,虽然这次官府的免费学堂不会教授考功名的内容,可古秦文现在也是试题学问的范围,所有读书士子必须略有涉及。”
“而且这学堂是城中那些名士翁公主张办的,如果表现得好,说不定就会被看中,成为其弟子,也是番机遇……”
为避免百姓觉得学这个没用不重视,唐钰特意还给通知告示的官衙叮嘱了一遍说服的重点。
而村民也如他所料,对前面免费去学堂半点反应都没,只在后面听到免费饭食吃眼睛亮了起来,又听孩子读得好说不定会被名士翁公看中,心态就重视了起来。
“真的假的,不用给钱还免费提供两顿饭食?有这么好的事儿?”
“好像是,不过说还得先生考核通过才行,随便浑水摸鱼要惩罚的……”
“如果读得好还能真能被那些名士翁公看中啊,怎么听着那么不真实喲……”
“男女不限,女娃也可以去?”
村民议论纷纷,觉得这听着好像是个好事,可又感觉很不真实,天下真有这么好的事儿吗?
“总之这是好事,愿意送孩子来和自己想学的就赶紧去你们里正那里登记名字,不愿意的也不强求,可日后别的孩子出息别抱怨,只有三天时间,大家自己决定。”
衙差将告示通知完,剩下统计的琐事就交给各村里正,利索返回衙门复命。
而得到消息的百姓们,当晚就跟炸开锅了似的讨论起来,这个事情到底咋办,去,还是不去啊。
纠结了一晚上,最后大家决定,大人无所谓,孩子可以送过去,学堂学什么不重要,反正半大孩子放在家里也是瞎玩,送出去有人管教还能省粮食,好事啊。
至于孩子能不能通过先生的考核,那是必须的,不通过就揍!节约粮食是为家里做贡献!
何况告示说了,男女不限,13岁以下的女娃在家比男娃更没用,既然有免费吃饭的地方,百姓们思考利弊关系,就拍大腿做了决定。
因此,最后的名额统计结果就是女学生比男学生多了足足两倍……都是被送来蹭饭的。
唐钰整理了下名单情况哭笑不得,但也由此对这个时代的生活情况有了更深的认知,普通百姓基本都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啊,基建任务任重道远,吃饭都成问题,何谈其他基础建设呢。
不过正好,女孩性格细腻安静,如果教出来的话,这些女孩将来就能替代那些士族子弟成为下一批教师人才。
介于礼教严苛,唐钰将学生按照性别年龄不同,分成了男孩、女孩、成人和士子四种班级。
这里不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