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战忽三人组(1 / 4)
第170章 六国来意
此次六国是打定主意要来秦国‘拜访’的, 前脚拜帖送过来,后脚各国使臣就出发了, 完全就没想过,也不给秦国拒绝的机会。
因此唐钰这边前脚收到拜帖十天都不到,六国使臣就已经同时抵达了王城, 看得出来这绝对是约好的。
唐钰和殷禹心知肚明, 心中鄙视这群人的强盗行为,面上还是派人招待,并且当晚就设立了宴会给六国使臣接风洗尘, 态度不过于热情也不冷淡,所有规格流程按照正常走,让人挑不出错。
虽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热情, 但是秦国的接待也不算失礼, 各国使臣也没什么意见,安安心心吃喝,等到第二日拜见时, 才说出关于红薯土豆的来意。
话里话外都是求证红薯土豆的亩产量真的能够上千斤吗?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种好事你们秦国不能独占,如此好东西必须大家分享,不然我们六国可就不要脸围攻你了!
当然, 这是唐钰的总结,大家都是要面子的政.客, 说话还是得委婉, 不过意思翻译过来就是这么强盗。
但是事关全国百姓温饱问题, 这种时候大家也讲不了那么多脸了, 他们不能放任秦国独占,一旦秦国解决了粮食问题,而他们六国没有,那么七国的仗根本不用再打,下面的百姓怕是就是举家搬迁过来当秦国人。
这没有开玩笑,现实就是如此,天大地大没有吃饭大。
所以打算全国种植红薯土豆的时候,唐钰和殷禹也没想过独占,这个事情根本没法遮掩,别以为古代通讯落后各国之间就封闭,打探敌国情况是最基本的日常。
“红薯土豆的亩产量确实非常高,耐寒耐旱,只要好好种植收获不小,再搭配其他的粮食解决百姓温饱完全没问题,我们已经尝试种植过两年了,摸索清楚所有的细节,如今才放心推广……”
“各位来意我们也清楚,秦国也愿意和大家分享,但是我们也刚刚推广全国种植,现在没有多余的粮种。如果大家想要,只有等到这季收成出来。”
殷禹神色淡然,不过说出来的话却是让各国使臣松气。
现在没有种子没关系,只要秦国愿意分享就行,现在距离丰收季节也就还剩几个月,这点时间还是等得起。不过向来不好相处的秦国这回怎么忽然这么和蔼了?还是殷禹这个传说中的暴戾家伙?
“那不知秦王对此事有何条件要求?秦王能够不计前嫌与我等共享如此益民的东西,实在是仁厚大义。”
各国使臣笑着询问,也不嫌丢人的吹了个彩虹屁。
“要求当然有,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红薯土豆的种子,但是作为回报,你们各国分别要借我们10万的民夫劳动力。”
“借?10万民夫?”,众人面面相觑,不知秦国要这么多劳动力做什么,这可不是小事情。
“我们要民夫苦力是用来修路、开荒、修水渠等等这些事情的……”
各国使臣沉默,不太明白殷禹为什么要跟他们这些他国人说秦国的政事,难道这些不应该是秘密吗?
殷禹不为所动,继续,“虽然都说我们秦国强盛,但是各位一路前来也应该看见我秦国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多年征战我们秦国达到如今的疆土已经满足了,孤心中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我们秦国百姓日子过好点。”
“孤不管你们六国如何打算,总之未来数十年我们秦国是不想再起战火,主力准备解决百姓民生。不过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有些困难,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们秦国人的能力,而是在于在坐诸位。”
各国使臣似懂非懂。
殷禹也不留面,直接点出,“孤就问各位一个问题,倘若我秦国人全部都去修路开荒、解决水利问题,边疆镇守兵力不足,国力空虚,你们是打,还是不打我们?”
……那不是废话么,当然是打!
所以秦国借民夫苦力,其实并不是秦国的劳动力不足,而是为防止秦国精力放在百姓生活上时,他们六国趁虚而入。
这倒是说得通,如果换成他们,他们也会这么做,但是秦国真的对继续开疆扩土没想法吗?怎么想都有点不信啊。
秦国的野心和骁勇善战的名声一样众所周知,否则秦国怎会在短短几十年就发展成了跟姜国并立的存在?
反正使臣们盯着暴君的小眼神就是带着怀疑的光芒。
殷禹启动面无表情的技能全部忽视,继续,
“所以民夫你们也不用给孤全部送青年壮丁过来,年纪大点的都可以,总之能够干粗活就行,期限是三年,期间这些民夫的食宿我们自己解决……”
“如果各位觉得可行,这季收成结束,我们就分别送各国30万斤的种子。如果不行,也还有第二个办法。”
“什么?”
“一斤种子10两银,外加两座城池,你们买。”
虽然一斤种子10两银堪称天价,但以国家出手也不是买不起,而且红薯土豆很容易种植,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