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区别对待(1 / 2)
九月末,田信领先荆州方面获取南中叛乱消息。
已经放权给夏侯兰,也有士燮、士徽父子的支持,任由夏侯兰自己决定参战时机。
夏侯兰的进兵路线就是当年伏波将军马援平叛的道路,以红河河谷为主……这条路号称鸟道,顾名思义,是鸟儿才能通行的道路,可想而知这条路有多难走。
全程一千四百里就能抵达益州平原,给夏侯兰配备三千湘军充当主战兵力;余下士燮征发的汉僮仆从军只负责后勤转运。
以交州的积蓄,供应三千战兵远征南中,几乎已经是一种极限。
比起南中战场,更值得在意的是依照粤江的支流水系,建立新的航运体系。
粤江就是珠江,大体上能分为北江、东江、西江这三个主要支流水系。
新的封邑围绕水系建立,即是封君的封邑,也是贸易站点。
先进的生产力,自然能以点带线,进而辐射全局。
拥有先进生产力的封君,自然会想办法壮大自己,吸纳、瓦解土民。
而围绕珠江水系所修据点的款式……有一种类似核弹发射井的建筑物,很适合封君修造。
为了让未来的封君、士家学习这种先进的建造技艺,田信领着三千余人一起修造第一座圆土楼。
土楼建造的根本技艺是板筑垒土,这算是汉军的看家技术。
军队的战斗力,可以从土木建造方面看出端倪。
田信设计的第一座土楼采取外圆内方的格局,外圆土楼住人,犹如军中营垒,只是田信规划的圆土楼高有三层。
中间是方土楼,即是议事的地方,也是供奉灵位的地方。
完全就是一个军事堡垒,顶多兼顾了居民的祭祀需求。
当然了,如大家所见,土楼横截面就是个外圆内方的铜钱模样。
建造土楼技艺相对精湛的邓艾上手很快,猜测这个土楼建造的灵感来自于张辽;张辽的灵感来自于边军的烽燧。
只有珠江水系各处据点修筑完毕,田信才能放心离开。
离开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剿匪,还比如剿匪,再比如剿匪……
有些想不通,自己明明这么强了,能控御猛虎、战象,怎么还有零散的土民出来袭击土木作业的汉军?或乘船打劫运输物资的舟船。
隐隐间能想通这个问题:土民迷信不假,可再迷信,总有好逸恶劳的人,也有胆大包天的人。
甚至许多土人生活观念里没有法律这种东西,一些土人部族甚至有平均观念……即我没有,你有,我拿你的,是应该的;你不给,我们打一架,你打死我也是应该的。
多么朴素的生活观念,多么可爱的人。
秦汉开发岭南四百年,土人部族有一种神经质的敏感。
土人部族之间,可能因为一个猎物的归属,引发波及数万人的血腥冲突;却不能容忍官府派发超出规格哪怕一点点的徭役。
过去什么徭役,现在就什么徭役;你可以减免徭役,但你绝对不能增加一丝一缕。
你若增加,那就是不给我活路,那就做过一场,分个你死我活。
土人也是人,难道就真的这么不可理喻?
不是,在土人与官府之间,还存在一个类似于买办、翻译的阶层,可以将他们称之为酋长。
土人部族内斗,血流漂橹,这是强化酋长领导力、影响力、地位的群体行为……必须要积极推动。
而执行官府的徭役,无疑会增加官府对土民的影响力,官府影响力高了,压缩、剥夺的是酋长影响力。
没有影响力的酋长,且不说生活艰难,光是没有那种一呼百应的痛快,就能让许多酋长生不如死。
所以不是土人有问题,而是土人酋长有问题。
就如汉之世家,土民中也有豪强,都是一样的生存之道。
不肯接受改造,那只好去死。
就在修筑土楼之余,田信隔三差五率领湘军奔赴各地征剿作乱的土人,揪出他们背后的酋长……连根拔起。
如果单纯的道德能感化土民……那也就不需要搞什么尊王攘夷了。
没有武力支撑的道德,难逃消亡。
随他奔袭的湘军规模少了三百人,多了五百人,都是分批轮替,以增加战斗自信心和经验。
章武三年十月十四日的夜里,田信与吏士在东江河畔扎营过夜。
夜里营地周边烧着蒿草驱虫,田信为身边七十多名军吏讲解:“具体事情要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无非是杀大放小,杀疏远者立亲我者,又或者诛除顽固不化者,扶立仰慕文化者。”
“譬如今日所诛蛙部酋长,本与他无关,实属土民私自犯禁。可他终究有管教不严之罪,兼之此部又有食人风俗,此公又无悔改之意,反倒引以为荣,杀之,我问心无愧也。”
“今后诸君或执掌乡邑、城邑,或执掌一村一落,凡做事,不可背弃良知二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