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学艺(1 / 2)
中午招待在食堂吃了一顿饭,任厂长坐火车,欢天喜地回绿江去。
这一趟来,不仅确定了特产城柜台和货架的合同,还顺便揽了服装公司的业务,可算是不虚此行。
下午,于丹宁和陆凤仙就开始找人,确定前往绿江第二服装厂的实习名单。
中午吃饭的时候,临时研究决定,不仅陆凤仙前往服装厂学习,还带着十个人一起去学习。
这是个人,包括管理、销售、采购、库房管理、设备保全、包装、熨烫等各个工种的技术骨干和关键岗位。
既然有绿江第二服装厂这个现成的老师,干脆就多派几个人,一块儿去学习。
陆凤仙是关山本地人,人头很熟,自己的那些小姐妹们一划拉,就是十几个人。
听说到绿江学习,将来到服装工作,她们立刻明白,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现在服装厂刚刚开始筹建,自己第一批去学习,将来回来必然是服装厂的骨干力量,很可能就当头头。
即使不当头头,也是重要的骨干。地位和报酬一定比后来的普工们强。
当天晚上,名单就确定下来。报给了李虎城,也只是看了一眼,就叫陆凤仙和于丹宁自己决定。
她们选择的人,将来自己使用,用起来也顺手。
关于这些人的报酬问题,于丹宁和陆凤仙做了一个初步方案。
学习期间,每人每月发给120元工资,行李自己准备,伙食费每天4元,由特产城负担,来回车票服装厂给报销。
这个时候每人每天4元伙食费,在绿江服装厂食堂能吃上一流的标准。如果不是顿顿都吃最好的,加上女孩子饭量小,还能有剩余。
伙食费加上工资,每月240元,这个标准,跟于丹平这个乡长的工资水平差不多。
方案提交上来,李虎城看了一遍,就签字同意。
第三天早晨7点,李虎城、于丹宁、小马开车,拉着行李和陆凤仙等12个姑娘和小媳妇儿,前往绿*******十分,到达绿江第二服装厂门口。
任厂长和他老婆曹科长已经在门口等候。
“这么快就到了,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就是我爱人曹萱,你们叫嫂子就行。”
于是就给双方做了介绍。
前天回家的时候,任厂长就跟妻子说了这些人来学习的事情。
曹萱现在的工资,一个月也就一百七八十元。
这个收入,在绿江的工薪阶层里,已经算是比较令人羡慕的。一听到李虎城这些人的工资和伙食费标准,曹萱才意识到,自己的收入标准,其实跟人家差了一大截。
任厂长在李虎城给的业务中,能挣到不少提成钱,又一再赞赏李虎城,虽然没见面,她对李虎城的大名,就如雷贯耳。
今天来了一台奔驰,一台罗马吉普,一台轻卡送这些人,这个架势,就连他们厂子都做不到。
曹萱对丈夫的话本来还有点儿怀疑,今天一见面,所有的疑虑全都打消。
介绍之后,曹萱立刻满脸笑容。
“我跟厂里都已经说好,各个岗位也安排好了。给你们找了师傅,以后就跟师傅好好学习。”
“一会儿我就带你们去宿舍,先住下来,然后在厂里转一下,熟悉一下食堂、车间、厂区的环境,见见厂长和你们的师傅,明天就正式上班。”
“那就拜托嫂子安排一下,我跟任哥先走了。”
“虎城放心,有嫂子在,保证安排的妥妥帖帖。”
“丹宁,你安排好了之后再回去。”
“你就放心吧,我和凤仙会办好的。”
这句话,别人不知道内情,其实是有深意的。
这次来,还格外带了一万块钱。就是准备送给厂长、几个主要领导,各个主要部门的主管和那些师傅们的。
人家虽然接收你来学习,也没提要钱的事儿。但是自己不能装傻,觉得就是应该应分的。
给这些主要人物一些钱,人家才会关照你,把真东西教给你。
这既是人情,也是学费。于丹宁和陆凤仙就将承担暗中送钱的任务。
当然,名义上还是很好听的,对外宣称的是绿江是第二服装厂无私地支援贫困农村发展。
离开服装厂,李虎城就拉着任厂长来到汽修厂的车身分厂。
车身分厂,是在底盘组装完成之后,进行车身组装,主要包括骨架,蒙皮、顶棚、门窗、玻璃、喷漆等的安装工序。
琼岛那些修好的车辆,由于放了好几年,有的车身的喷漆已经脱落和老化。李虎城准备到这里重新喷漆。
喷漆很多地方都能做,但是漆的质量和喷漆工艺,却各有不同。
汽修厂的喷漆工艺、技术、油漆质量,都是国内一流的,所以李虎城打算在琼岛的车辆运回来之后,就到这里来重新喷漆。
喷漆之后,就跟新车差不多,也能卖上好价钱。
任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