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北斗七星(3 / 3)
黑眼镜对于那件事没有丝毫解释,更加叫李绿蚁生气。
“是刘荆吗?”窝瓜叽喳的问了句,李绿蚁抚摸了一下棺椁内侧的花纹“十之八九不会错,这就是这座广陵王墓的正主。”
将身体探进棺椁中,窝瓜只看到些奇奇怪怪好像是图案又好像是字母的图文,侧着脑袋看着李绿蚁“没看到有字啊,你怎么看出来的?”
“这是殄文,跟鬼画符一样,的确一般人都不认得。”
李绿蚁闭上眼睛细细抚摸了一下“而且这殄文还是以与广陵王玺一样阴刻的方式刻上去的,不是写出来的,直接用眼睛看并没有用手感触来的更清晰。”
黑眼镜见李绿蚁连殄文都能看出,眼镜背后的视线又暗沉了几分,窝瓜倒是一乐“怎么样怎么样?知识粪子,这酸辣粉里面有什么?”
李绿蚁嘴角一抽:对于窝瓜给自己换的几个不雅绰号,一个比一个难听,他是一个都不想听,明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跟窝瓜讲道理也是行不通的,只能随他去了。
“这个殄文不长,大概百十来字,此文应该也是刘荆自杀后,刘庄找史官撰写,再请做棺材的工匠刻印在上面的,说的是‘汉明帝二十九年,刘荆自戕而亡,帝怜伤之,赐谥曰思王。?十四年,封荆子元寿为广陵侯,服王玺绶,食荆故国六县;又封元寿弟三人为乡侯。明年,帝东巡狩,征元寿兄弟会东平宫,班赐御服器物,又取皇子舆马,悉以与之。建初七年,肃宗诏元寿兄弟与诸王俱朝京师。?元寿卒,子商嗣。商卒,子条嗣,传国于后。’”
窝瓜听了半天,也明白了一个大概意思,有些探求的“这不是那刘荆事后,大哥善待自己家人的后事吗?”
李绿蚁睁开眼睛,表现的十分平静以掩饰心中巨大的慌乱,“殄文是写给死者看的,也许汉明帝让史官撰写的这些话,是想让刘荆地下有知可以安息,但是却在封墓时被人动了手脚也未可知。”
这个解释倒是合情合理,如果李绿蚁没有摸到在‘商卒,子条嗣,传国于后’末尾,还有一行字的话,绝对也会被这句话所信服。
最后的一行字,凌乱不堪,十分潦草,好似是在急剧短暂的时间内,用铁篾子硬生生的挖下去的。
怎么会呢?怎么会呢?
李绿蚁表面天衣无缝,内心早已掀起惊涛骇浪:这一句话,是绝不可能出现在这座墓中的,怎么会呢?
“吾辈姜云愫,墓中大凶,速退!如不能原路返回,一定不能从此处出——”
这句话,不是别人所留,也不是死后安葬在这棺材中的刘荆所留,更不是别人所留,而是考古系一直引领着自己的导师——姜教授所留!
殄文又称为“鬼文”、“水书”,是写给死人所看的文字。殄文中包含的总共有两大类,一类是“白书”,主要用于丧葬、祭祀、生产、出行、房屋营造、经商、嫁娶和占卜等方面;另一类是“黑书”,又称“水书秘笈”,能掌握此书的鬼师极少。黑书就要用于“放鬼”和“退鬼”。
古代认识殄文的人,称为“鬼师”,但是殄文相传至今,在如今之时,明面上能找出懂得殄文的人,几乎也就一掌之数,许多考古学院的资深教授也并不知道殄文的含义,但是姜教授在自己与之相处不久后就急忙将殄文的识读方法告诉了自己,似乎是非常迫不及待,当时自己还纳闷,没想到在多年后居然是派上了这样的用场。
东汉距离现在少说也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了,在一座东汉的古墓中,居然会见到考古系的教授用殄文在刘荆墓志铭后所写的那一段话。
现在李绿蚁算是明白了在自己与前面那两批人之外,第一批人马到底是谁了,而南京博物馆里面那一批本不该出现在那里的陪葬品,又到底是何人匿名捐献的了。却还是太难接受这个事实。
姜教授是一个十分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教授,书生气很重,在同学之间非常受好评,且为人和善亲切,时常帮助生活拮据的学生,李绿蚁一年中有绝大多数的午饭都是姜教授顷请客的。姜教授看着瘦瘦小小,弱不禁风,且年纪也有七十岁了,平时连考古器具都是李绿蚁帮忙搬运,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教授,居然——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