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功告成(1 / 2)

加入书签

苏锦啧了声,噱笑道:“殿下这是要趁人之危啊。”

“也不是趁人之危,只是一种策略。”承昭坦言道。

苏锦一直都知道承昭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的什么策略,定然是有益整个大郢朝庭的。

但至于李玉华他们会损失什么,她懒得去关心。她又不是什么救世主,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所以,对于李玉华与承昭如今的这种尴尬的利益纠葛。她保持旁观就好。

所以她吃了一会饭,才放下筷子道:“那便祝殿下趁人之危成功。”

承昭一听,就有些乐了。趁人之危,虽然这词可是真不好听,不过自己如今就干的这事。所以,他脸上也没什么难看的颜色。

他笑笑:“那便借苏锦吉言了。”

用完了饭,承昭才放苏锦回去休息。

苏锦估计是真累了,一回房洗了洗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苏锦走后,承昭在和安楼又喝了两杯茶,才往太子府走。

走到太子府门口,吴顺才报:“太子殿下,韩王和李将军求见。”

承昭与雅安对视一眼,他勾了勾唇,笑道:“请他们进来。”

“已经进来了,正在偏殿等太子殿下。”吴顺报告道。

“哦。”承昭与雅安走进去,果然就看到了韩王和李玉华在偏殿里坐着。

下人上了茶点,可是承昭扫了一眼,发现他们两人什么都没动,但是面上的眉头皱得很深。

自然,他们为何皱眉,承昭是知道的。

他们已经在京中逗留十日,而且辽青部二王子的求援并没有成功,因为大郢周边的各部都看着大郢这位太子殿下呢。大郢没有答应发兵,所以他们也因各种理由给推迟了。

因而,韩王现今只能抓住承昭这一棵救命稻草。

但,这棵救命稻草迟迟发话,也是让他们着急上火,但又没有办法。

眼看禾丹军已经冲破了快到王城的关隘,国内的依兰公主连续两次失利,形式已经是十万火急了。

若是,王城再失手,那么他们还玩什么,求什么援,干脆以死谢罪吧。

韩王是真的心急,所以他一见承昭进来,便立马下了跪。

当然韩王跪,李玉华也直接跪在韩王的旁边一起给承昭行礼:“拜见太子。”

还真被苏锦言中,这韩王还真是跪下要求他了。

承昭笑着叫两人起身:“韩王何故行此大礼,快起来吧。”

“殿下,辽宁王城告急,请求殿下发兵支援。”韩王并未起身,而是依然跪在地上,“若是殿下能发兵救辽青人民于水火之中,辽青愿上比之前的两倍进贡大郢。”

承昭将韩王扶了起来,说道:“韩王,先起来说吧。其实,发兵一事我们还在研究,韩王又何必如此心急。”

“殿下,大郢需要什么条件,辽青都答应。求殿下怜悯辽青的百姓。”韩王其实也知道承昭这么久没有答应,一定是要提什么条件,只要他能救辽青,只要条件不过分,他其实也没什么不能答应的。

承昭看着韩王道:“韩王,发兵助援辽青王城其实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只是你也知道我们大郢的兵力虽勇猛。但禾丹人善骑行,我们中原的战马如何比得上禾丹草原大漠的马匹。所以,实不相瞒,不是我们不发兵,而是我们没马。这天寒地冻的,大郢的军队深入辽青,那边气候恶劣,再加上没有良好的战马……这种情况之下的求援于我大郢不利。”

韩王敛了眉目,虽然承昭说的委婉,但意思表达的很清楚:要我发兵可以,但你要贡战马。

战马!战马!!

韩王的眉头皱了皱,他哪里不知道前两年这位太子殿下在大郢王朝掀起的那场惊世骇俗的战马蹄案呢。

只不过,那份题案,再他高调宣扬了一阵之后,也不知怎么的,当然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突然就没了生息。

其实进贡战马,于辽青来说,实十分不利的。因为大郢若是有了战马,绝对会有实力吞并他们这些小部,更可之与禾丹强大的骑兵连相抗衡。

但如今这位太子的意思是要重提战马提案。他就算不愿,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韩王思虑一周,说:“殿下放心,若是殿下能让辽青此次度过危难。那么辽青愿意为大郢提供战马。”

显然,承昭就是在等他这句话。他笑了笑:“韩王仁义,愿意为我大郢士兵提供战马当是极好。那么,本宫发兵自也无需顾虑了。”

“多谢殿下。”韩王鞠躬行礼,面上显然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

承昭道:“那么韩王便请回吧,不日本宫就会让人带兵随韩王回辽青。”

“是。”事情已经谈妥,韩王和李玉华便退下了。

承昭在韩王走了之后,第二日便在朝会上重提了骏马提案以及对辽青部求援借兵事宜。

发兵,朝廷上下自是同意。但骏马提案,还是让康裕王一脉官员有些犹疑。

康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