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都想搭顺风车(2 / 3)
资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交流着各自对财报的看法。
张益达也不打断,就静静地在台上看着他们。
锐向如果想大幅盈利,随时可以办到,而且年度净利润不会低于200亿人民币。
不过这样做的话,无疑于慢性自杀。
首先断掉在前沿科技领域的烧钱,其次减少营销补贴。
营销补贴目前已经不多了,锐向和财付通,还有蚂蟥金服都达成了默契,先捞钱要紧。
绵延两三年的移动支付战打下来,谁也没捞到好处,同时也没有奈何得了谁。
所以这种情况下,三家主流支付都开始改变策略了,毕竟要恰饭。
去年蚂蟥金服最先宣布提现收费,还信用卡收费。接着企鹅也跟进了。
张益达犹豫了一阵,还是选择跟进了。
如果锐向拿这个作为噱头,宣布不收费的话,的确可以吸引一部分用户。
但也搞不了多久,企鹅和蚂蟥金服估计马上就要宣布“收费作废”,继续免费。
这样,行业又进入了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对锐向是不利的,因为没人家家大业大。
而且锐向现在把主要目光渐渐投到海外,需要大笔投入。这种时候,国内业务的盈利就至关重要了。
还有投资人方面,也一直不断地在给锐向施压压力:及早盈利,早日IPO。
“接下来大家再看看这张表吧!”
张益达发话,又把投资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台上。
把PPT翻了一页,张益达指着一副柱状图介绍道:
“锐向在2014年度科研投入是4亿美元,2015年度8亿美元,2016年度是16亿美元,2017年度上半年已经投入了16亿美元,全年预计是32亿美元左右。”
台下不少投资人都捂住了额头,简直丧心病狂啊!
三年半,在前沿科技领域投入了44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288亿。
这本来都应该是锐向集团的净利润,现在全被填进科研的无底洞去了。
不过也没人质疑,毕竟这些花出去的钱,换来的都是锐向的技术护城河。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守财奴是要不得的。
张益达也了解过蚂蟥金服那边每年的研发投入,锐向基本上已经赶上对方了。
蚂蟥金服集团是14年成立的,但它的前身支付贝03年就上线了。
比锐向多了10年的发展,蚂蟥金服的各项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都不是前者能比的。
为了拉近差距,甚至是抹平差距,张益达只能选择烧钱了。
透过阿狸的财报,以及蚂蟥金服需要分润37.5%净利润给阿狸的那份协议。
可以逆向推测出蚂蟥金服的净利润,15-17年上半年,分别是42亿、28亿、73亿。
对于这些数字,张益达认为也是“大有学问”的。
跟锐向差不多,这应该也是大笔投入研发后的剩余数字。
真实盈利,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三四倍。
“A轮融资5000万美元,B轮融资5亿美元,C轮融资20亿美元,D轮融资25亿美元,这些融资款那投向哪了?”
有投资人很好奇这个问题,于是向张益达提问。
“我先说明一下,C轮融资现金只有15亿美元,另外5亿美元是企鹅方面给予的资源。”
张益达笑着解释了一句,又接着说道:“这些融资款,一部分充当了前期科研的研发经费,等锐向产生正向现金流后,又替换成了公司的储备现金;
还有一部分,投资了Grab、GoJek一系列生态企业,以及打造海外的本土电子钱包。
锐向云计算中心的搭建以及扩大,也都是依靠融资款在输血,至今已投入了上百亿人民币。
最后一部分,锐向产业投资基金,三期基金,锐向作为GP,一共出资了7亿美元。
另外收购B站、赤子城,作为LP发起文化复兴基金,买锐向大厦,修建蓉城第二总部……”
在场投资人不少都皱起了眉头,拿股权融资款出去搞投资,这又是什么骚操作啊?
张益达看出他们心中所惑,也没过多解释。
把PPT切换到下一页,开始介绍起锐向的三期产业投资基金。
“快手B+轮,锐向产业基金一期投资3000万美元,获得5%股权,经过稀释,目前还持有快手3.83%股权,价值3.83亿美元,投资收益3.53亿美元。
锐向持有一期产业投资基金三分之一份额,另外还作为GP,可以分得1.6473亿美元的回报。
比特大陆A轮,锐向产业基金一期投资500万美元,获得15%股权。
上个月比特大陆刚完成黑衫资本领投的5000万美元B轮投资,迈入独角兽行列,估值10亿美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