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农炮(2 / 2)
大利式”城堡。
盾牌的进化也促进了火炮技术的进化,各国君主将金钱都烧在了火炮上。
于是就产生了这种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的加农炮。
欧洲人把这种身管较长的炮称之为加农炮,当时身管长为16~22倍口径。
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代替了以前的臼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和通过起伏地。
16世纪前期,意大利人N·塔尔塔利亚发现炮弹在真空中以45度射角发射时射程最大的规律,为炮兵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1600年前后,一些国家开始用药包式发射药,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
西班牙制铸造青铜舰炮时期,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推动了火炮的发展。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期间,采取减轻火炮重量和使火炮标准化的方法,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
此时的欧洲已经开始用装满火药的管子代替点火孔内的散装火药,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
欧洲火炮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此时的明朝。
就是大明朝最厉害的红衣大炮,都是从英国在明朝海域沉没军舰里打捞而来的舰炮,后再进过改造这才铸造出来的。
也不怪王则之失态,这种加农炮如果大批量采买回来,在此时的明朝就是碾压敌人的神器。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