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试剑(3 / 4)

加入书签

反退,以为对方没有了下一个进攻动作,故就迟疑了一下,当然这只是一瞬间的事,高手过招,输赢就在一瞬间。

沈飞扬就利用了这一瞬间,身体背向木通道人,右手剑倏从右腋下穿出,向后一刺,这一剑出乎木通意料之外,眼看木通右胸要被沈飞扬的宝剑刺个窟窿,旁边观战的峨嵋山弟子们都忍不住惊呼一声,心想这一下完了。

旁边的木油连忙将手中剑飞出,刚好在沈飞扬的宝剑剑尖要刺到木通前胸的一刹那间,两把宝剑的剑尖一相碰,都变歪了,沈飞扬的宝剑只是将木右前胸的道衣刺破了一个小口子,其实,是沈飞扬知道可能木通躲不过,只用了五分力量罢了,如果用上八分力量,早已将木通道人洞穿。

“承让,可以告诉我木油道人的去处了吗?”

“木油的去处我已经说过了,确实不晓得在哪个地方,不过,既然雪山派的同道来了,可不能就这样走了,让贫道来领教一下雪山派的高招。”

其实这已经是峨嵋四恶说话很客气的一回了,以前,他们说话做事是从来不客气的,毕竟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会变成熟;今天峨嵋四恶也看出来,对方不是好欺的主。

俗话说,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所以说话就客气了不少。而沈飞扬也做了放手一搏的打算,至于逃走的想法还真没有,于是不客气地回道:

“没有知道木油的下落,我还真的不打算就这样离开。不如趁早给我说了,我走了为好。”

“施主一定想要知道,好,让贫道的剑来告诉你,请。”

“好,我来领教峨嵋派的高招。”

这一次出手的是木汕道人,他的功夫显然在木通道人之上。不管练习什么功夫,除了要有天赋之外,还要勤奋,最重要的是对剑法要领,要有自己的领悟的理解,没有领悟和理解,那么,剑始终是身外之剑,不能够将剑与人融为一体,也就谈不上剑术大师,最多只能叫使剑者,或叫练剑者。

木通和木汕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不勤奋,只凭自己的一点体力,但练剑不光是体力活,又不善于去动脑子,师傅教的剑招只知道死记硬背,在灵活运用上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了。

只见木汕将宝剑轻轻横在胸前,左手食指和拇指卡住剑身,右脚不动,左脚脚尖从右向左,轻轻划了一个半圆,用“劈”开头,右手宝剑斜斜向沈飞扬的左肩削去,这一剑的速度不紧不慢,但是明显感到有一股剑气在向沈飞扬逼来,人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这一招有一个名字叫“吴王试剑”,既是起手式,又是进攻式。沈飞扬知道这一次的对手比上一次要更硬了,不由得凝神聚力,也缓缓的做了一个起手式:身体站立,右手倒提宝剑,左手变单掌,盖在右手上方,一表尊敬,二也是静观其变。

没想到敌人已经攻过来了,眼见剑尖已要砍到左肩,右手剑顺势向左上扬,向上一撩,当对方宝剑回收之时,剑靠剑身,再次顺势向对方握剑的右手削去,这动作一气呵成,不禁让周围的人都自愧不如,人家如此年纪轻轻,剑术上的造诣达到的程度却非同凡响。

不是木汕收势快,五指怕有三指要被削下来,这一次,让木汕心中一惊:好厉害的角色。

木汕改变策略,不再用峨嵋派的平常招式,直接用了峨嵋剑法中的上乘招式,先送出一招“西施捧心”,双手紧握剑柄,身体右扭,剑尖向沈飞扬的中部刺去,剑招刚一使出,让对方招架之际,剑身和人身一扭,剑尖又转向了对方的右脚,这是“犀牛望月”和“下山斩虎”两招联用的精华所在,一般人躲得了第一招就躲不了第二招。

但沈飞扬何等人也,人向上轻轻跃起,硬生生在空中来一个“铁板桥”,一下连续躲过了这两招,两人不断变招,不断拆招,你来我往,杀得个难解难分。

这时,木通看二师兄十多个回合都没有拿下沈飞扬,也顾不得什么峨嵋派的名誉了,从斜刺里看见沈飞扬边战边退,到了他这一侧,趁沈飞扬没太注意,用尽力气从头顶一剑劈下去,其实沈飞扬随时都在用眼睛的余光,注意四周他人的动静。木通的这一剑,早已在他的视线之内,他向外一跳,大喝一声:

“好啊,峨嵋派的一起上吧,全部上我也不惧。”

好个沈飞扬抖擞精神,与峨嵋派的两大剑术大师战个天昏地暗,三把宝剑上下翻飞,只见两条灰影裹着一条黑影,忽左忽右,忽前忽后,两个要让对方登时毙命,一个要在剑影中求生;

开始时,还可瞧清楚三人的站位,一会儿过后,三人的站位,像蝴蝶穿花,让人眼花缭乱,已经分不清哪些个影子是谁了,斗到紧要处,峨嵋派二人你一招“仙剑斩龙”,我一招“仙人指路”,上一招“掀牛喝水”,下一招“湘子吹箫”,前一招“响隔楼台”,后一招“想入非非”;

但不管对手如何剑快,沈飞扬总是能够在剑影下,在毫厘之间闪躲开去,伤不了他分毫。二人斗得急了,满脸通红,看上去好像变成了两个关公,真是两个关公战秦琼。

久战不下,也让沈飞扬有点焦躁,再这样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