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夏亡(2 / 3)

加入书签

声。

传说有一次商汤到郊外去,看到一个人张开大网,用网把四面都拦住,用来捕捉鸟雀,并祷告:“从高空下来的,从地下飞起的,从四方飞来的,全部碰到我的网!”

而商汤看见了却不如此,把网三面解除,只留下一面,并更改祷词:“想向左的向左飞走,想向右的向右,想飞向高空的飞向高空,想飞向地下的飞向地下;不想活的才进我的网!”

这个故事是说明商汤是一个非常仁慈的人,一般人的仁慈是网开一面,但商汤的仁慈是网开三面!

嗯,若不是是真的有鸟不想活了,肯定是逮捕住鸟的,一般人还是别尝试了。

汤网开三面,恩及禽兽的事传开后,不管是真是假,还是故意装装样子,总之他仁善宽厚的名声算是传出来了。

诸侯也是看重这一点,才放心投靠与他,不然岂不是刚出虎口又入狼窝?他们才不会那么傻。

有了诸侯的加入,商汤的势力进一步扩大,而伊尹等人见到这里也不再犹豫,开始谋划灭夏之事,以免贻误战机,让大夏有了察觉。

汤氏出子姓有二,分别为子、姬,或者使用商姓或殷姓,其始祖均为成汤氏。

汤为帝喾之子契的十四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

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

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

现在经过伊尹等人的建议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苦心种田,商国已经积蓄很强的实力。

重要的是这次夏桀将他扣下对他产生了很强的危机感,这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商汤不像经历第二次,而难保夏桀不会再次找借口将他囚禁起来,或者直接杀掉~

所以还是~

反了吧!

不,不叫造反,这叫替天行道,这叫起义!

商汤起兵诛暴君,伐无道!

汤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夏的附属小国背弃桀,归附商,争取盟友。

商汤攻夏,先从征服葛开始。

葛伯是夏桀的忠实马仔,是一个一个好吃懒做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奇葩。

如今先佛显世,他居然诸国均重视的国家大事的祭祀天地神鬼都不愿执行!

若是求人不如求己,发扬人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就算了,若是如此,就算他不祭祀,旁人也会称他一句好汉,但他却是因为没有畜牲祭祀!

汤为了拉拢这个夏桀的小弟,知道葛伯已有很长时间没有举行过祭祀,就派了使者前去询问,知道是因为没有畜牲之后,就遣人送来一批牛羊畜牧,希望能够将葛伯商国这个大怀抱中。

但葛伯吃干拿尽却而被商汤抛过来的橄榄枝视而不见,该吃吃,该拿拿,就是不给明确答复。不仅如此,还编造各种各样的谎言来向商国要好处。

汤见葛伯是死心踏地的与商为敌,不能再用帮助的办法来争取,就率兵到葛去把葛伯杀了。

因为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怨恨,见汤杀了葛伯,就表示愿意归顺商。

对于商汤,葛地的百姓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葛国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现在汤做他们的君主,自然一个个的欢欣鼓舞。

与此同时,汤也没有让这些百姓失望,直接大手一挥,将葛的土地财务分与百姓,并且组织葛的人民从事农耕,发展生产。

话说葛伯无论是在诸侯当中又或是百姓当中,人缘都不怎么地,汤这次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还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咎由自取。

与此同时,虽然是商汤发动了这次战争,他不断没有落得残忍的名声,反而仁慈的名声传的更加响亮。

更有甚至,有的诸侯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商汤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

商汤从伐葛国开始,逐步翦除夏的羽翼,削弱夏桀的势力,诸侯国望风皆降,纷纷反戈,脱夏而入商,

商汤经过十一次征战,十一次均取得胜利,将韦国、顾国和昆吾灭掉的,基本上剪除了夏朝的羽翼,占据了兖、豫大平原,最后商汤带兵直逼夏的重镇鸣条。

而夏桀得到商汤叛乱的消息,也终于从温柔乡里走了出来,亲自带兵赶到鸣条。

两军交战,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顶观战,忽然天降大雨,桀又急忙从山顶奔下避雨,很是狼狈。

正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此时,也乘机纷纷逃散。

夏桀见此面目狰狞的大吼道,

“回来!你们都给朕滚回来!”

不过声音淹没在大雨当中,却没有一个士兵真的返回去。

夏桀残暴是出了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