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第二百零八章 二合一(3 / 4)

加入书签

那李货郎……没有在说谎呢?”

“没说谎?这世上还能有官老爷只收三分半的粮食税吗?”

气氛陡然安静了一小会儿。

又过了一会儿,不知道是谁在角落里嘟囔了一句:“昨天之前,我也不知道世上会有军爷不收你的钱,临要走了还跟你说声……”

“——谢谢。”

有人毫不犹豫地接过了这句话。

显然,这个平日里并不太常用的词汇,着实让街坊们印象十分深刻。

…………

对于城中百姓犹疑的心态,叶争流能够预料到。

但她暂时没有插手。

能插手的地方,她先前已经插手过了。

比如许多个“李货郎”。早在开战的半年前甚至更早,他们就作为舆论基础被投入了邓西国。不止是这一座城池,还有更深处的地方。

此时此刻,叶争流正由秦西楼陪着,在巡视城外的田土。

秦西楼是昨天下午随军而来的。

他一入城,先把剩下的军务混杂着庶务处理了,又把军中千夫长集合起来开了个短会,还精神奕奕地跑去俘虏兵营巡查了一圈,观察这些俘虏的精神状态,计划着怎么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

叶争流的那套手段,真是被他给学了个九分九。

等秦西楼把这些事都做完了,时间已经快要到二更天。他爬进军帐里,闷头便睡着了。

等早晨五更天的时候,秦西楼醒来跟没事人一样,甚至还能陪叶争流出门巡田。

叶争流仔细地观察了一下秦西楼,发现他虽然熬了半宿,居然还是没有眼袋、不会爆痘、而且也没有出现毛孔粗大。

不仅如此,他的皮肤天然就比其他人白皙。仿佛是一群鸡蛋里突然出现了一个鹅蛋,艳压群芳不说,还比正常鸡蛋的颜色都浅上那么几个色号。

因为肤色的缘故,叶争流总怀疑秦西楼祖上可能有点外国血统。

秦西楼尚不知道叶争流在想些什么东西。

他见了叶争流很是高兴。

因为备战邓西国的原因,他作为军师,已经连着三四个月留在军营没有回家了。

“城主,小弟年纪还轻,没给您添麻烦吧。”

叶争流想到那个叫做“丁宿”的活泼少年,脸上轻轻泛起了一丝微笑。

“聪明、机灵,也有眼色,性格诙谐爱说笑话,一看就是你教出来的,不是亲弟胜似亲弟了。”

秦西楼就和每个听到了表扬的家长一样,脸上明明露出了骄傲的神色,但还是要客气一下。

“您过奖了。城主,别看小宿是我弟弟,但他要是做错了事,您该不打就不打,该不骂就不骂,千万不要客气啊。”

叶争流:“……”

又是熟悉的秦西楼式急刹车风格,他这个冷笑话功底,简直让人在早春都想加件毛衣。

叶争流摆了摆手,回答了一句“去你的吧”,但还是忍不住和秦西楼一起笑出声来。

笑过以后,叶争流望着眼前村落,缓缓地收敛起自己的表情。

此时已经接近中午,但一座村庄之中,却只有不足一半的人家升起炊烟。

秦西楼顺着叶争流的视线看去,下意识地轻摇了一下脑袋。

“都跑了啊。”

在战争来临之际,最大的受害者,往往就是这些住在城外的村人。

在这个时代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便是沿途一路抓住这些村庄的农夫农妇。攻城时,面对城墙上落下的箭雨,让士兵驱赶着这些异国的百姓前去冲关。

如果城楼上的将领停箭,敌人的军队便会一拥而上。

如果城楼上的将领不停箭,那这些百姓至少削减了城内的箭矢存量。

以黑甲营的宗旨,自然不会做出那种事。

但听闻即将打仗的风言风语后,还是有不少人舍家撇业,直接收拾细软跑掉。

这些人也许等过一阵,见风头过去了,还会从四周藏身的山林里回来。

却也有可能跑得果断,就此一去不回头了。

叶争流数了数村里细细冒起的十几根炊烟,给出了一个相对乐观的回答:“也有可能不是跑了,是粮食和柴火不太够了。”

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猫了一冬,存粮都啃没了,不少人家都得挖野菜填肚子。

有个小孩正站在村口眺望。他拖着一道长长的鼻涕,一边啃着手指,一边呆呆地朝着叶争流的方向看来,视线直勾勾的,一点不知道躲着人。

秦西楼一见就乐了:“这小孩有点憨啊。”

没过两分钟,一个急惶惶的女人便从屋里跑了出来。

她看到自己站在村口的儿子,还有望着自己方向的这一队人,脸色一瞬间吓得惨白。

女人抱着儿子倒退了几步,见叶争流他们没有挪步追赶的意思,她拔腿就逃进了屋子。

过了一小会儿,隔着挺远一段路,叶争流都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