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辽足的宏图(2 / 6)
来考察的老外进行沟通,尝试把队员输送到海外。
最后,张燃,张涌海和王闻华三人选择前往巴甲效力,杨小平去了澳超,刘霖和韩滔选择去苏超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这批健力宝队员回国之后没有一个放弃足球,目标都是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
对健力宝队员最后的去留,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因为一些不但有实力还有名气的球员,不是回到“老家”就是被强队带走。
像张晓瑞在伤病复出后,直接加盟天津泰达,成为泰达下半个赛季冲A主力;由于商父商母的担忧,商议最终没有出国而是加盟京城国安踢两年,再寻发展;郝委虽然半个肺都快被切了,但他还是凭借优秀的技术加盟山东鲁能,成为一名主力中场;隋冬亮回到八一,负责八一队所有的进攻组织。
另外,像李伟峰这样“无家可归”的,虽然被足协放到转会市场,但经过数家俱乐部的争夺,最终经李伟峰自己点头,选择来到还在甲B征战的辽足。不少俱乐部大拿都不甚理解,但李伟峰本人却闭口不言。其中缘由,可能只有他和辽足知道了。
但李伟峰毕竟原属火车头,火车头被打包卖出后,李伟峰的“东家”应该是深圳平安。由于平安那边阻挠,所以李伟峰来到辽足的手续比较麻烦,李专制这几天也在和足协商讨,看看能不能“简化“一下。
看了一圈后,欧楚良又看了看几个投资商的信息,还是摇了摇头。
一旁的李专制察言观色道,“小欧总,有什么问题吗?”
“太少了,还是太少了!”欧楚良撇撇嘴,也不知是说投资商少还是他们投的资少。
“小欧总,现在辽足还没有冠名,如果您点头同意的话,天润集团还有其它几个大企业我们应该都可以和他们谈一谈,价高者得...”
没等李专制说完,欧楚良便挥手打断道:“告诉那些企业,冠名的事就不用想了。”
“不用想了?”李专制有点发愣,然后小心地问道,“小欧总,难道我们冠名商有人选了?是哪个?”
“不!”欧楚良摇摇头,一脸严肃地回答道,“辽足以后不会有冠名商了!”
“什么?不会有冠名商?这是什么意思?”李专制蒙了,他有点没反应过来。
“就是从今以后,辽足必须只有一个名字!”欧楚良的回答令李专制惊呆。
“一个名字?”
“没错,这个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辽宁东北虎。”欧楚良笃定道,“什么东药、远东、双星、新世界、航星什么的,以后都不会再用了!”
“我去意甲踢了一年,人家的球队要么就叫什么米兰,要么就叫那不勒斯,叫都灵什么的,什么时候听到‘罗马奶油面包’这样的队名?而且还几年一换?”
“辽宁的足球队就应该属于辽宁,不属于某家企业!”欧楚良认真道,“要想发展好足球,就要打造一支属于辽宁人自己的球队!”
“就像火车头,原本属于天津,是一支天津球队。现在换身皮,就立刻变成了一支深圳球队。我记得之前还在宁波待过吧?据说宁波球迷还挺欢迎的。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宁波当地没有足球俱乐部吗?”
“咱们这次改名,也和辽宁足协说好。就算咱们将来退股了,辽足易手了,辽宁东北虎就是辽宁东北虎,哪个企业也不准在名字上动手脚!”
“这...这恐怕...”听到欧楚良的决定,李专制突然觉得欧楚良是不是太年轻了,有些想当然。
放眼甲A,除了八一以外哪支俱乐部不是地名+赞助商的取名模式?
人家企业就是图你这支球队的冠名打广告呢,就连甲A霸主万达都这么搞。辽足这么另辟蹊径,不得被人看成傻子啊?
看来小欧总还是太想当然了,不咋会做生意!
看着李专制一脸便秘的表情,欧楚良自然清楚对
方心里在想什么。
对一支俱乐部来说,这是“收入”大头。
虽然欧家的生意并不需要一支足球俱乐部来帮忙宣传,但其它企业需要啊!
人家凭什么给你投钱?不就是看重你这块铁打的广告位么?
这么好的广告位就直接给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动物,简直是暴殄天物!
“这事就这么定了!”欧楚良拍板道,“明天你就去找辽宁足协,把这件事报上去。”
“原因也说清楚,我们要打造属于辽宁人的俱乐部!让所有辽宁市民有归属感!我想足协会同意的。”
“好吧,我知道了。”李专制蔫吧地点点头。
“这事办完了,你再去一趟电视台。”欧楚良两只手指敲打着桌面,继续说道,“从辽宁电视台开始,往下到市级、地级市、县级都给我去一次,甚至大连那边也别放过!向他们出售转播权,然后谈转播费。”
“转播?”李专制有些没搞懂。
“没错,俱乐部的转播权在咱们俱乐部手上,这是体育局批准的,咱们得利用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