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千秋大业(2 / 4)
诸葛玲闻听,俏脸一红,“孔明,你胡说什么?刘公子喜遇亲人,这是好事,与我有什么关系。”
“姐姐,你敢说你不喜欢孟彦哥哥?”
这一句话,顿时让诸葛玲闭上了嘴巴,让她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她喜欢刘闯吗?
事实上,诸葛玲自己都不清楚。
但是自从刘闯救下他们,并帮着他们报仇雪恨,杀死萧建之后,诸葛玲对刘闯的感官就有些不同。刘闯不是那种很英俊的人,也没有读书人的儒雅之气。按道理说,这并不符合诸葛玲的择偶标准,但她却必须承认,呆在刘闯身边,有一种安全感。而这,在乱世中胜似一切。
自古才子佳人,往往会成就一段佳话。
美人爱才子,这再正常不过。可是在乱世中,一个强有力的男人,远比那文文弱弱的所谓才子强上百倍。诸葛玲喜欢这种安全的感觉,可是她却从来没有想过,她这是喜欢上了刘闯。
“我……”
“姐姐,若你不喜欢孟彦哥哥,咱们还是走吧。”
“为什么。”
“这平白无故的受孟彦哥哥那么多恩情,早点走早些了断,免得曰后这恩情多了,反而成仇。”
诸葛玲犹豫一下,却没有回答。
而诸葛亮则沉声道:“但是若姐姐喜欢孟彦哥哥,那就别放手。
孟彦哥哥虽不是那种俊俏男儿,却极有担当。他喜欢三娘子,而且与三娘子曾同甘共苦,感情很深。可这并不代表,姐姐就没有机会。我觉得,姐姐若真要孟彦哥哥欢喜,还要想点办法。不然的话,等到那位荀娘子也来了,到时候你恐怕一点机会都没有,那才是可惜。”
“去去去,小孩子家,懂得什么?”
诸葛亮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突然负手道:“关关之鸠,在河之洲。
孔子曾说,饮食男人,人之大欲存焉。姐姐若喜欢孟彦哥哥,也算不得什么丢脸的事情。可若是因为害怕,或者其他原因,明明是喜欢,却中途退缩的话,到头来后悔的,却是姐姐。”
诸葛亮一副人小鬼大,我什么都明白的表情。
让诸葛玲羞怒不已的同时,又觉得颇有道理……“我怎知,刘公子喜欢什么?”
诸葛亮嘿嘿一笑,“姐姐,孟彦哥哥喜欢写奇巧银技。
你看他,之前创出马镫高鞍,后来又设计出新式的车轴……还有,还有,他前些曰子,又重新设计了一种短辕犁,与而今所用的长辕犁有大不同。只是他公务繁忙,却没有功夫钻研。
姐姐不也喜欢这些东西吗?
既然如此,何不与他多多请教,自然而然……”
“小小年纪,不好好读书,偏琢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孔明,我看你是皮痒,想要讨打!”
诸葛玲颇为心动,但表面上,还是一副羞怒的模样,伸手就要打诸葛亮。
诸葛亮连忙闪躲,一溜烟儿跑出房间。
站在长廊上,他看诸葛玲没有追出来,于是长出一口气,露出一丝苦笑。
想我堂堂诸葛孔明,康成公弟子,而今却要为这些事情费心劳神。姐姐,我能帮你的就这么多,其他的就要靠你自己。
诸葛亮很清楚,如果诸葛玲不喜欢刘闯的话,那就不可能一直呆在这边。
虽然诸葛亮口口声声说要写信去荆州,但是到目前为止,却没有写过一封书信。而诸葛亮呢,也不想离开。一来能够在郑玄门下求学,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二来,他也喜欢呆在刘闯身边,时不时听刘闯唠叨一句‘孔明,你怎么看’,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尊重。
可是,如果二姐决意要走,那他就必须随诸葛玲一起离开。
这不是诸葛亮愿意见到的结果,可之前诸葛玲一直羞羞答答的,好像不好意思,让诸葛亮看着,就觉得着急。正好,因为荀旦这件事,可以让诸葛玲明白自己的心,对她,对诸葛亮而言,都不是一个太坏的事情。如果诸葛玲不喜欢刘闯,诸葛亮留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
但如果……诸葛亮搔搔头,忍不住在心里嘀咕道:孟彦哥哥那么胖,怎地还会有那么多人喜欢?
+++++++++++++++++++++++++++++++++++++++++++++++++++++++++++刘闯当然清楚,他如果和荀旦成亲,对他而言,有许多好处。
荀谌而今在袁绍帐下,为青州别驾,齐郡从事,协助袁谭治理齐郡。
有荀谌在,刘闯就可以免去许多压力……特别是袁谭那边的敌意,至少能够减轻不少。可是,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娶了那位颇有后世新女姓特质的荀旦,刘闯有不太乐意。要说起来,这妞儿的胆子可真大。兵荒马乱的,说离家出走就离家出走,她就不担心在路上发生意外?
刘闯一方面派人打探荀旦的消息,另一方面,他和麋缳商量了一下,决意暂避风头。
你不是要来看我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