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 3)

加入书签

“唐老师!”人还没到, 小奶音先响起来了。

姜小满今天穿的还是那套年娃娃套装,头上的铃铛铛叮叮当当,欢快得不行。

姥姥说了, 过年就得这样穿,别人瞧见, 说不定还会多多给她塞个红包。

姜小满深信不疑, 并且切身实行,后来发现姥姥说的果然没有错, 她比别的小朋友要多少好几个红包呢。

这套衣服还是好用的。

当然啦,姜小满穿着它来见唐老师可不是为了要拿唐老师的红包,是姥姥说了, 她现在像个福娃娃,这样能给唐老师带去好运气。

“小满。”唐老师笑呵呵伸出手, 抱起她,“怎么一个人来了?你舅舅呢?”

姜星这时候才气喘吁吁追上来, 弯腰喘气。

就这么点东西, 对他来说还完全不是负担, 可气的是这个小丫头。

走到半路就说累了, 不走了, 要骑着他走, 让他背。

姜星是一点法子都没有, 驮着她, 背着货, 就这么走了半路。结果好哇, 快到唐老师家了,她蹬蹬蹬拔腿就跑,就这么把他给撂在半路, 一点没顾上。

“唐老师。”姜星说道:“我们来给您送点东西。”

唐老师看他一眼,给他指了个椅子:“先坐吧。”

“你们不必每年都送这么多东西过来,我们老两口吃不完,放着也是浪费了。”唐老师很无奈。

他有一儿一女,都不在村子里了。

一般来说,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过来住两天。前两天人就走了,现在就剩下他和老伴。

儿子也说过要带他们去城里享福,一家团聚,但是唐老师放不下山里的这些孩子,就没去。

“应该的应该的。”姜星把东西放下后,又有点局促了。

他是真的怕唐老师,比怕他妈还怕。

姜星最怕的就是文化人。

那张嘴,忒能说。

或许是看出他的拘谨,唐老师对他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来,主动安抚道:“别紧张,我又不吃人,我们就说说话。”

呜呜呜呜!!

姜星最怕这个!

“好的……”姜星强笑。

“这一年你也辛苦了。”唐老师说:“你做的事情,我都看在眼里。小子有出息,不错。”

“……啊哈?”姜星愣了一下,受宠若惊,他学着姜小满摸摸脑袋,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情况。

唐老师居然夸他?

“你的车队开得不错,大家伙有了进项,日子就好过多了。”

姜星有点不好意思,又有点飘飘然,只连连说应该的应该的,唐老师不要夸了。

老一辈的人最怕的就是苦日子。唐老师都这把年纪了,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也挨过饥荒,日子一旦不那么苦了就十分珍惜。对于姜星的所为,他看在眼里自然也欣慰无比。

“唐老师,其实我开这个车队,不是为了大伙,是为了自己,其他只是顺便而已……”姜星老脸一红,实在受不得唐老师把他夸得跟在世善人一样,害臊。

“我吧,其实挺混一小子,之前怎么样您也知道,我以前也没少挨您的揍,我妈都拜托您帮忙打着点了。我实在是……实在是不好意思。”姜星挠挠头,真的羞得不行。

他年轻那会儿真的混,大了也混。在家被妈揍,在学校还要被他妈叮嘱着让老师多揍。

说出来真是一把辛酸泪。

以前不懂,现在回想起来,确实该揍。

唐老师哈哈大笑道:“话不能这么说,以前的事情,过了就过,都不算什么。人的一生很长,可以发生很多事情。我以前年轻的时候,其实也挺混的。”

“!!!”姜星怔了一下,傻了。

这是什么惊天巨闻?唐老师以前也像他这么混吗??!!

姜星立即瞪大眼睛,一副等着讲故事的样子。

唐老师也不介意,慢悠悠道:“我当时比你还小一些,也很混,正巧碰上了知青下乡——”

“什么叫知青下乡呀?”姜小满突然奶声奶气的问了一句。

姜星低下头去,就看见她已经乖乖自己搬好小椅子,双手托腮等着讲故事。

“你别说话!”姜星立即用手捂住她的嘴巴,姜小满只好点点头。

唐老师继续讲起那些遥远的故事。

太久了,他都快有点忘了。

那会儿知青下乡,他只比姜星小一些,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在村里没什么事情,除了干活就是惹事,一天天尽折腾。

后来,唐老师遇见了一个下乡改造的老人。

老人是个读书人,知识分子,斯斯文文的。

只不过那个年代,知识分子不好过,特别是像他年纪那么大的知识分子。别的知青还有老乡帮忙盖房子住,像他这种知识分子,就只能住牛棚了。

老人过得挺惨,不过还挺知足,也挺乐观。他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