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鹿肉(2 / 3)
起了务实的老四,若是胤禛此时在这儿,定然会劝他以百姓为先。
说起来,十二这孩子也是个好的,起码有自己的想法,心思单纯,也知道心疼百姓,日后培养起来给太子做个帮手也不错。
最终康熙还是决定亲自去浑河看看。
等到康熙下旨绕路行进浑河后,三爷才又品出了些味儿来。
赶路途中,三爷有些不确定地问五爷道:“你说皇阿玛是不是原本就定下了主意,那日寻我们并不为询问我们意见,而是想要考验一下我们?”
五爷早把那事儿抛之脑后了,反正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他从来都没考好过,所以觉得没差。
“三哥别想太多,皇阿玛估计就是收到折子心里有事,所以叫我们来问问,既然皇阿玛如今拿定了章程,咱们只管照着他的吩咐去做也就是了。”
三爷望着前头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官道摇了摇头。
真的是这样吗?
四爷折子当中所言不错,浑河灾区的情况的确非常不乐观,康熙就地考察后,发现百姓因为水灾没有收成的缘故,竟然以水藻为食。
康熙不顾周围人劝阻,亲尝水藻后感叹百姓艰苦,即刻下令着于成龙、王新命前来浑河修坝赈灾。
= =
康熙今年巡幸塞外比往年时间更早一些。
如今天气渐渐开始转热,草木繁盛,万物复苏,草原上一片欣欣向荣的喜乐景象。
蒙古部落实在不少,康熙自从来到草原之后,便开启了大宴小宴忙不停的连轴转模式。
殷陶年纪小,出身不显,康熙带出来的儿子也多,年纪大的几个还都有爵位。有上头几个皇子顶着,几乎没有人会将目光落在殷陶身上。
这正是殷陶喜欢的状态,他只管在一旁摸鱼,乐得清闲,心态也渐渐放松起来。
这日,在同喀尔喀用宴之时,康熙便将四公主赐婚给了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周围又是一片贺喜之声,歌舞之声再次响起,月光之下的草原更是热闹起来。
想起自己的婚事还没着落,九爷听得心烦,对着一旁十爷骂道:“这马奶酒什么玩意儿酿的?怎么这么难喝?”
十爷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殷陶有些无奈地看了九爷一眼。
虽然这马奶酒的味道的确同他们平日里用的酒味道不同了些,但人家几百年来就喝惯了这一口,也当做宝贝拿出来招待他们。
作为客人的他们可以不喜欢,但最好不要出言攻击。
跟其他几个兄弟一比,九爷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来到草原之后,书本什么的基本就都抛却了一旁,弓马骑射的功夫又派上了用场。
因为殷陶和十三年纪小,功夫又练得实在不错,还被康熙叫着跟草原上几个部落的小王子比了几场。
殷陶的骑射弓马是远远好于文化课的,相比十三还要略胜一筹,而十三则是两方面都比较均衡,读书更是优于骑射。
十三觉得十二哥努力方向有些不对,弓马那么好又有多大用处呢?只能在这时候讨巧罢了。
皇阿玛并不想叫皇子涉足军队,如今他们兄弟几个真正涉足军队的,只有直郡王一人,且在皇阿玛有意无意的引导下,渐渐也有退出了态势。
但是读书好就不一样了,康熙重视文治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只有读书好了,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将来参政议政。
不过话说回来,十三觉得十二哥几乎没有争宠的心思在,所以他乐得自在,想怎么样便能怎么样。
可他跟十二哥不一样,额娘这几年身体不好,两个妹妹还要靠着自己,自己只能努力向上爬,万这时候不能倒下去。
听说最近良嫔境况很是不错,内务府的人都上赶着巴结,十三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想可以跟八哥一样,得了皇阿玛的信任与爱重,能让额娘和妹妹们过得更好一些。
草原之行过后,康熙记挂朝事便直接回京了,选了五爷和殷陶折去盛京行宫护送太后回京。
这本来不是什么好差事,要赶更多的路不说,还不能随驾康熙左右,多拉近一下父子感情。况且如今前头几位皇子已经出宫建府,京内风起云涌,机遇与挑战并存,终究还是跟着早些回京更能把握机会。
但五爷接到这个指令还蛮高兴的,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