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差距(1 / 4)

加入书签

一连都是几日绵绵的小雨, 立冬这日却是难得的晴好天气。

舒怡特地挑了明快的丹霞色葫芦双喜纹冬装,梳了清爽的小两把头,出门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

谁知刚刚出了院门不多时, 便碰上了十三福晋兆佳氏。

十三福晋家里姐姐多, 她是年纪最小的幺女,排行第七。虽然如今已经嫁做人妇,但依然是保持着闺中做姑娘时候天真烂漫的样子, 说起话来也是一副小女儿情态。

既然遇上了,两人便结伴而行,向着宁寿宫走去。

阿哥所到宁寿宫路途不短,两人也难免会聊一聊家常。

十三福晋每每说起十三阿哥来, 都看着一脸的幸福, 可见夫妻两个关系不错。

舒怡和兆佳氏家中兄弟姐妹都很是不少, 阿玛有几房姨娘和妾侍, 对于侧室接受程度也高。

故而十三福晋对于十三阿哥的几个格格也是接受的。

而十四福晋则不同。

十四福晋每每说起十四阿哥来,虽然听着也都是好话,但那咬牙切齿的神色一看就不是真心的。

舒怡正想着十四福晋呢, 到了宁寿宫后, 发现十四福晋也来给太后请安了,甚至比她们来得更早了一些。

十四年纪最小, 十四福晋见到两位嫂嫂进殿之后立时站了起来, 将舒怡两个让到了前面。

苏麻喇姑也在, 太后笑着招呼舒怡两个坐下来, 又上了牛乳糕、雪花糕、奶枣和奶茶。

十四福晋抿唇。

这几样点心都是十二嫂喜欢的,听说阿哥所膳房经常做了拿去孝敬十二嫂呢。

十二阿哥是在宁寿宫里长大的, 之前还陪着太后在五台山待了将近两年。

太后跟十二阿哥感情好, 自然也会高看十二嫂一眼。

也就是说, 太后爱屋及乌,这些点心都是为了十二嫂才端上来的。

别看德妃母子两个天天脸大,认为宫里长辈们人人都喜欢十四。但至少在太后和苏姑姑这里,十三和十四捆起来也比不过十二哥的分量。

太后是蒙古人,宁寿宫小厨房的厨子也是跟着太后喜好做事,故而宁寿宫里头点心做得奶味儿重了一些。

十四福晋平日里并不喜用牛乳,对于这些点心不是特别吃得惯,但为着太后的心意还是用了不少。

太后年纪大了,成日在宫中又过得无聊,便很是喜欢年轻小姑娘在自己前头叽叽喳喳,也鼓励舒怡几个在那儿多说说话。

十三福晋出门后便有些腼腆,尤其是到了太后这里,话更是少了,一直安静坐在一旁,听着两个妯娌和太后说话。

舒怡看太后喜欢听她们聊天,便顾着她老人家心意,尽量多说些太后喜欢听的趣事。

说了一会儿话后舒怡发现,每次当他说到十二阿哥的事情,太后就眼里放光,比什么趣事都乐意听闻。

十四福晋也紧跟舒怡步伐,想尽办法哄太后开心。

在十四福晋眼里,十四是个不靠谱的,若是万事指着他,那黄花菜都凉了,所以她必须自谋出路。

最近一听德妃说话她就头疼,实在不愿意委下身段过去奉承了,倒是这太后看着是个长辈的样儿,和蔼又慈祥,也很是好说话。

十四福晋决定往太后身上做些努力,能靠到宁寿宫最好,靠不着也没什么损失,就当替十四尽孝了。

太后笑眯眯地和几个孙媳妇聊天,一看就是真的很放松很高兴,甚至还和苏麻喇姑聊起了从前太皇太后在慈宁宫时候的旧事。

苏麻喇姑一看就知道太后是真的开心了。

的确,跟宫里揣着千百种玲珑心思的娘娘们不同,几位福晋虽然都有想讨好太后的心思在,但也是无伤大雅。

只要能叫太后开心愉悦,便算是真的孝顺了。

毕竟皇上是最孝敬太后的,这宫里又有谁不想讨好太后,叫自己过得更好一些呢?

几个福晋这么一坐就到了该用点心的时候,今儿正是立冬,太后便吩咐小厨房做了各色各样的饺子。

太后留几位福晋一起用膳,舒怡等人都说不敢叨扰。

正说话间,魏珠过来传话,说是康熙一会儿要带着几位嫔妃过来陪皇额娘用膳。

听了这话后,几个福晋便更加快速地告退离开。

阿哥们的晚膳还要等放学后才吃,如今时间还早。

舒怡虽然已经嫁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