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1 / 2)
吃过了早饭,等沈青梅把厨房收拾好,她要背走的行李包就已经从西屋被拿到了堂屋。
“里面给你放了两个馒头,够这一路上吃的了,还有这些钱拿着去买车票,我都已经打听过了,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要是花到了别的地方,那你就走着去江水市吧。”
沈青梅早就料到是这个结果,直接拿了钱和行李走人,多一句话都不愿意再说,脚步不停,一直走到村口,才慢慢的把脚步放缓。
终于可以离开这儿了。
她对家里的婆婆和丈夫毫无留恋,儿子厂区里的号码她早就已经倒背如流,临走之前,她只想着再跟女儿说一声。
因为手里除了买车票的钱多一分都没有,所以沈青梅光是去女儿那里就走了十多里路,就为了把自己的去向说清楚,不让女儿记挂着,以后她不在家,女儿也少回那个地方。
靠一双脚走路,沈青梅到县城坐上长途汽车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馒头路上吃了一个,包里只剩一个了。
生平第二次到江水市,上一回她来这里的时候,还是二哥二嫂结婚,很多地方都已经不一样了。
她早就已经不记得去二哥家的路,好在还有地址,一路打听着也找到家门口了。
沈跃去接人的时候,三姑正在吃饭,他爸妈你一句我一句的,就差跳起脚来骂人了。
听完缘由,沈跃不光想骂人,他想打人的冲动都有了,这都什么年代了,没见过有这么作践人的。
谁家出远门只拿坐长途汽车的钱,从车站到家里,舍不得打车还不能坐公交车吗。
三天两夜,只给拿了两个馒头。
别说是一家人了,就是在一块住了几十年的邻居,也没必要冷心冷清成这样吧。
“你们也别生气了,我跟他们说一个月有二十块钱的工资,多出来的那十块钱,我自己拿着,不让他们占这个便宜。”
他们已经占便宜了,若是换做沈跃,一分钱都不会给的,而且早就跟那王八蛋离婚了。
老太太搓了搓手,给了那边二十,还剩十块,也就是说,三妹一个月有三十块钱的工资,而且还包吃包住。
这工资是不高,但她照顾老二一大家子,可一分回头钱都没见着,还把多年的存款借给他们做生意了。
老大这几个月是经常往这边买东西不假,可也没给过钱啊。
早说了,让瑶瑶住她这儿,她帮着照顾,亲奶奶还能照顾不好孙女,这钱给三妹,还不如给她呢。
沈跃是不知道老太太怎么想的,不过当着爸妈的面儿,他也确实没吐露打算给三姑的工资是一百,而并非是三十。
没必要说这些,而且不管是对他,还是对三姑来说,让爸妈知道具体的工资都没什么好处。
“妈,以后干粮就别蒸我和瑶瑶的份儿了,我住的地方离这边也挺远的,过来拿也不是很方便。”
三姑能来,她真是松了一口气,去接送瑶瑶上学的时间都是硬挤出来的,好几天没动手做饭了,都是直接从饭店打包现成的。
别说瑶瑶一个小孩子了,他这个大人都吃的有些腻了。
“谁让你住那么远的,又不是单位分的房子没得选,不蒸就不蒸,以后常过来,你不想小志,我还想我孙女呢。”老太太不是很高兴的道。
大儿子这几个月送东西这么频繁,还不是觉得有事麻烦到她了,多蒸份干粮费什么事儿,熬个排骨、炖个猪蹄也不费事儿,大儿子一来,一大家子都能跟着吃两顿好的。
还有给小志带过来的那些零食,他们老两口哪舍得给小志买这些,更是指望不上老二两口子。
等车也就是用了五六分钟的时间,坐公交车过去差不多半个小时,下了车,沈跃边走边给三姑介绍这附近的情况。
“买菜买米直接到小区门口的超市就行,超市里有电话,您要是想给儿女打电话,这里是最近的,小区物业在这儿,每个月五号到十五号来这里交水电费,瑶瑶的小学离这里很近,她也快放学了,待会儿我带您去接一趟……”
三姑上过小学,简单的字都认的,沈跃把家里的时间表拿给她,上面是瑶瑶的各种时间安排。
周一到周六上下学的时间是固定的,然后就是在少年宫的课程。
像钢琴课是一周六节,有三节安排在工作日的晚上,还有三节安排在周六周日,芭蕾课一周也是六节,时间点跟钢琴课都是错开的。
上什么课穿什么衣服,这些都要做好准备,瑶瑶年纪小,不能自己上下学,必须得有家长接送才行,所以他抽不出空来,瑶瑶的钢琴课和芭蕾课已经停了好几天了。
“只有一间卧室,我这也来不及换房子,所以在楼上也租了一套一居室,这是楼上的钥匙,这是楼下的钥匙,晚上您在楼上住,瑶瑶之前也没见过你,她有些怕生,所以还是我在楼下住。”
“家用的钱都在这个抽屉里放着,要买什么东西从这里拿钱,还有这五十块钱是提前给您的,算是预支半个月的工
↑返回顶部↑